1、读“我国五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五省区中位于我国最北端(纬度最高)、最东端(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2】五省区中分布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在距离和语言上最具有优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江西
B.海南
C.福建
D.上海
2、读下图回答,长江被称作“水能宝库”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3、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B.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C.地跨、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D.与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越南相邻
4、某地区某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9‰,死亡率为11‰,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9‰ B、 8‰ C、30‰ D、11‰
5、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典故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黔驴技穷”中的“黔”是四川省简称
B.“蜀犬吠日”中的“蜀”是重庆市简称
C.“秦晋之好”中的“秦”、“晋”分别是陕西省、山西省简称
D.“朝秦暮楚”中的“秦”、“楚”分别是陕西省、山东省简称
6、我国濒临的海洋中,位于热带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按照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4%,即进入中度老龄化。根据相关预测,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读“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老龄化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的是( )
A.云南
B.青海
C.福建
D.辽宁
【2】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水平高,死亡率低
B.环境优美,人均寿命长
C.经济水平高,迁入人口多
D.人口密度大,迁出人口多
【3】为积极应对“中度老龄化”,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C.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D.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8、哈大高铁线上的辽中南工业区最突出优势是( )
A.原有工业基础好
B.矿产资源丰富
C.高等教育发达
D.紧邻日韩,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9、秦岭-淮河一线不是( )
A.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4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0、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
A.长白山—武夷山 B.天山—阴山
C.巫山—南岭 D.太行山—雪峰山
11、我国云南省元阳县山高谷深,村庄大多坐落在山谷中,人们沿山势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如图)。下列有关元阳梯田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
B.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C.多紫色土,土壤肥沃
D.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林
12、图为50元人民币背面上景观(布达拉宫),完成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景观所在省的简称是桂
B.该景观所在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满族
C.该景观所在省位于中国第一阶梯
D.该景观所在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2】2019年12月9日,该景观所在自治区全部74个县(区)均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全域实现整体脱贫,该区域整族脱贫能直接体现的我国民族政策是( )
A.民族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3、下面两幅图是“同一时刻我国两地区景观图”,两幅景观图的差异说明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范围广 B.东西跨经度范围大
C.东西地形差异大 D.南北气温差别大
14、有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称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北京
15、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 )
A.亚欧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
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北美洲中部,太平洋东岸
16、“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
C.农业为轻工业提供全部原料
D.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17、下列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18、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D.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19、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华北平原
D.④—渤海
【2】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
A.降水特征
B.地势特征
C.轮廓特征
D.位置特征
【3】关于图中反映的地理特征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阻碍了夏季风从北向南吹送
B.海洋湿润气流能够深入内陆
C.大河西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D.地势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20、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图为中国、英国和美国碳达峰时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经历的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文可知( )
A.中国已经实现了碳达峰
B.美国将于2050年实现碳达峰
C.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为零
D.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决议,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资金,以补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损害。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 )
①基础设施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弱 ②资金短缺,受灾后重新建设困难
③排放二氧化碳多,应负主要责任 ④技术落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江西省的简称_________,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
22、读“我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____,③____,⑥____。盆地A____,高原C____,平原L____。河流D____。
23、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的特点。
24、我国共有_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__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_______ %。
2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 和
26、长江三角洲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和________是杰出代表。
27、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
2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___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
3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大别山是我国重要的一列山脉,位于安徽省、湖北省和河南省交界处,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其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
大别山是革命老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长征会师后的8万红四方面军主力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数万名指挥员为人民解放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垂青史。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提出三个问题,只提问,不作答。①____?②____?③____?
3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行走西藏》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摄制组从_______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辽宁省的_______,其行程大约是2.2万千米。
(2)《远方的家》专题片中记录的是沿我国陆上国界线的省级行政区域,一共有9个,其中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填名称),同时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_______(填简称)。
(3)专题片《边疆行》的记者沿途领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参与了傣族_______节的录制,并采访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_______。
32、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它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土质疏松特征的____高原。
(3)黄河下游流经____平原,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世界闻名的“____”。
(4)图中乙处是我国著名的____工业基地。
33、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之间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之间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之间界限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选项:季风因素、地形因素、气候因素)。
(2)福州的学生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地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____(多/少),属于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该地区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____,被誉为“世界屋脊”。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____地区。
(5)北京市位于____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茉莉喜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材料二:广西南宁横州素有“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州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目前,横州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居全国第一。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上图是横州位置示意图,下图是南宁的气候统计图。
(1)据图观察,南宁市位于23.5ºN以____,属于____气候,横县县城大致位于南宁的____方。
(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____,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跨第二和____级阶梯,跨热带和____(全球五带)。
(3)简述横州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4)分析横州大力发展茉莉花产业的优势条件。
3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长江、黄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从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①____②____
(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该河流发源于____山脉,注入____海。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水利枢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