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暑假期间,广东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暴雨水灾 B. 火山地震 C. 沙尘暴 D. 寒潮
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地形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3、对于登顶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测量登山队采取的合理做法是( )
A.就地掩埋废弃塑料袋
B.随意丢弃空氧气瓶
C.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D.将垃圾带回营地集中处理
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区域①④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位置
B.气候
C.面积
D.人口
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西部人口密度大
B.东部人口密度小
C.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
D.人口东多西少
6、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龙岩市从“一市一区”变成“一市二区”。新设置的区是
A. 永定 B. 长汀
C. 连城 D. 武平
7、某中学初二(1)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40多天,滑雪是他喜爱的运动,他可能来自:
A.杭州 B.深圳
C.哈尔滨 D.珠海
8、每年的冬季,黑龙江省冰天雪地,但海南省却天气炎热、树木葱茏,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9、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关信息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B.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长江
C. 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D.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10、香港加工制造业主要转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是因为这里( )
A.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B.消费市场广阔
C.具有土地、自然资源优势 D.地理位置靠近
11、北京市和天津市所处的温度带是(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12、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
A.种植草药 B.种植葡萄 C.养殖珍珠 D.制作沙发
13、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 冬春多、夏秋少 B. 冬春少、夏秋多
C. 冬季多、夏季少 D. 春季多、秋季少
14、目前,我国能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是( )
A.海洋水、冰川水 B.河流水、冰川水
C.江河水、湖泊水 D.湖泊水、地下水
15、能直观地看出某区域地面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政区图
16、并非由长江上游地段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现象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
A.上游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
B.流域内的水库淤积,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减弱
C.河道淤塞,通航能力下降
D.下游地段的台风、沿江地段的酸雨
17、地势低平、河网交织,有“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平原
18、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是( )
A.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B.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C.来自大西洋的西南季风
D.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19、“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词中优美的南国风景与下列哪项描述相吻合?( )
A.山清湖秀,鱼米之乡
B.葡萄干串串、哈密瓜香甜
C.溜冰是小朋友冬季最喜爱的活动
D.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
20、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草地
C.③——林地
D.④——水田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
B.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D.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21、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________降水少,大陆________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
2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3、读“中东地区”图,回答。
(1)中东地区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其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其中F是_______海。
(2)本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海湾附近(填字母)
(3)该地区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这里的居民大多属于______民族,信仰______教,
(4)本地区的石油输往欧洲最近的海上路线要经过_________运河,输往亚洲东部要经过________海峡。
(5)中东地区主要的石油生产国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正在实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2016年全面推行二胎政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分布的特点。
26、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
27、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_______、中温带、________、_______、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___区。
29、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致为 、荒漠草原、 .
30、我国水资源的分配特点是 __多,__少,年际变化大。
31、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南矶湿地位于鄱阳湖湖岸地带(图1),每年前来南矶湿地越冬的候鸟达30多万羽,被誉为“候鸟乐园”。图2是鄱阳湖地区气候图。读材料,回答问题。
(1)鄱阳湖位于_______(内流区/外流区)。鄱阳湖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2)当长江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鄱阳湖,削减干流洪峰;当长江干流水位低于鄱阳湖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干流水量。据此可知,鄱阳湖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调节功能越__________。
南矶湿地一年一度水陆交替。每年夏季,南矶湿地一片汪洋,宽广的湖面上只剩下南山和矶山两座孤岛;每年冬季,南矶湿地内湖滩草洲一望无际,一条湖底公路可与外界相连。
(3)完成下列结构图,说明南矶湿地一年一度水陆交替现象产生的过程。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
(4)近年来,为了加快鄱阳湖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进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多项选择)
A.退耕还湿
B.围湖造田
C.粗放养殖
D.渔民因鱼鸟争食,捕猎候鸟
E.适度发展湿地观鸟等旅游活动
F.加大对湖区生物的保护和宣传
G.政府投入资金治理污染
H.实施冬、春季休渔制度
32、离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过去了两年时间。如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及西成高铁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7年开通运营的西(安)一成(都)高铁有力地促进了秦巴山区的脱贫致富。
(1)由图示信息可知,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于____(选填“非季风”或“外流”)区。我国地理的____(选填“400mm年等降水量线”或“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巴山区。
(2)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近年来,曾经贫困落后的十八洞村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整个村寨的脱贫致富。请结合村情和所学知识,说说该村产业扶贫的主要产业类型不适合的是____(选填“乡村特色农产品生产”“高新技术产业”或“乡村特色旅游业”)。
(3)荒漠化是滇桂黔石漠化区的致贫原因之一。该区呈喀斯特地貌发育,多溶洞、石林、多地下河。试分析其形成石漠化的降水条件是____。
(4)在探讨井冈山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时,各学习小组积极地开展了讨论。下面分别是玲玲和贝贝发表的意见,你支持____的观点。
33、读我国沿北纬36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级阶梯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第一阶梯_____,第二阶梯__________,第三阶梯________。
(2)第二、三阶梯交界处山脉是________,该山脉以东是______平原,以西是_____高原;该山脉与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
(3)该图反映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
(2)A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_河流是_______,这条界线与___________毫米降水量线相吻合。
(3)B线的东南一侧受_________季风影响明显,所以称为季风区。
(4)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
(5)①地民居屋顶多为平顶,原因是________。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 ,湖泊E是 。乙图中的山脉B是 ,它的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的地形区G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B、植被破坏严重。
(3) 黄河是我国第 大河,其发源地F是 山,注入的海域C是 ,主要支流A是 ;长江的发源地D是 山,注入的海域B是 ,主要支流A是 。
(4)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符号“○”标出长江的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黄河的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