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民国时期的海报,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风俗的新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D.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2、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克拉克回忆的是1953年7月的经历
B.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战争结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D.美国侵略军被迫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3、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的一段话:“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里的“民贼”是
A.冯国璋 B.段祺瑞 C.张作霖 D.袁世凯
4、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自豪。但是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耻辱的开始,也曾是中国希望的开始。这里的“耻辱”和“希望”分别是指( )
①上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借地②上海的首次开放是被迫的③蒋介石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民权、民生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③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6、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歌颂了抗美援朝的英雄战士,你知道这支部队的名称吗(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7、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B.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D.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
9、这次会议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了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 D.《南京条约》
11、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其中,最先发动的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12、“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青化砭战役
C.沙家店战役
D.孟良崮战役
13、《海国图志》中使用“新闻纸、铁路”等新名词,反映了魏源( )
A.关注西方新知识和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D.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14、川教版八上教材中描述到:“从1858年起,到19世纪80年代,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横线处填的国家应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沙俄
15、当红军接近桥头时,敌军放火阴挡。勇士们不顾一切地冲进火焰中,衣服帽子烧着了,眉毛头发也着了。他们顾不得这些,只是向前猛冲。经过激烈决战,将敌人完全打垮,控制了泸定桥,保证了红军主图迅速渡过大渡河。与上述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百团大战 B. 北伐战争 C. 辽沈战役 D. 长征
1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A.建立强大的军队
B.提出明确的纲要
C.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7、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
D. 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疯狂侵略
18、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9、2021年4月16号中央环境督导组通报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申报不严不实,把城市污水直排江中,造成江水黑臭。这体现中央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的哪一发展理念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
20、导致如表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1894年前 | 1900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1、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对农业、____以及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2、______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1900年,______联军进犯北京,中国首都再次沦陷。
2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____,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军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
24、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5、观察下边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27年8月1日发生的____________,它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____的第一枪,后来成为中国的____________节。
(2)图二所示人物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____________。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会上,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同年9月他领导了____________;10月他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
(3)图三是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7、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23年2月,____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8、填空题
(1)他带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他是(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他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他是(_____)。他的作品宣扬(_____)的思想。
(3)他被誉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他是(_____),他领导的这场战争是(_____)
29、____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
30、1919年爆发的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2、写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及“兵谏”蒋介石的关键人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深远影响?
33、请列举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条约的名称。
(2)材料一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哪一条?材料二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一、二中的两个条约,分别是哪次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