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揭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2、平型关大捷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相互配合的典范,它是为了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 3、历史漫画从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相。下图漫画揭示了

    A.中朝两国总是荣辱与共,并肩作战

    B.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不平则鸣

    C.“联合国军”作恶多端,不堪一击

    D.美国的霸权主义在朝鲜战争中受挫

  • 4、义和团的揭帖《只因鬼子闹中原》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①具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②以推翻清朝的统治为目标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④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1953年10月,中共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报告,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要加强工矿卫生和城市医疗工作,使农村卫生工作和互助合作运动密切结合。这里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土地改革

    D.完成公私合营

  • 6、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大庆这一片热土之上。“铁人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旗帜。“铁人”是指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钱学森

  • 7、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 8、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关天培 B.张之洞 C.邓世昌 D.李秀成

  • 9、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该史论相关的历史场景是(     

    A.三元里乡民抗英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邓世昌以身殉国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10、近代某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得益于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如下图人物的代表作品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猛回头》 C.《革命军》 D.《北京市民宣告》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1日

    B.1949年10月3日

    C.1949年10月4日

    D.1949年10月2日

  • 14、恩格斯在谈到某国对中国的侵略时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指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 15、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某历史事件发展简单示意图,据此可知该事件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A.周恩来

    B.张学良

    C.邓世昌

    D.康有为

  • 16、“《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材料强调的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 )

    A.背景 B.性质 C.结果 D.意义

  • 1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军歌源自于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 18、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 19、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20、根据《南京条约》的内容,结合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说“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推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中国沦为列强商品倾销市场

    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27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22、【体制改革·革除弊病】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济成果相联系,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心环节是________

  •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5)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24、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 25、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 26、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____________________。导火线:_________事件;进程:_______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________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_______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27、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1997年___________回归祖国。

  • 28、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甲午战争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

  • 29、洋务运动期间,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

  • 30、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发生于哪一年?指出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 3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主法治建设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部纲领?此次大会谁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何时召开?制定了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该宪法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文化大革命民主法治遭到破坏,强调以什么为“纲”?什么事件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4)通过上述探究和所学知识,给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怎样的启示?

  • 33、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1)材料一中的“万寿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在这一起义过程中,颁布了两部纲领性文件,写出其中一部。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起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