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不属于广西"邻居"的是( )
A.广东
B.湖南
C.云南
D.福建
2、以下传统民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降水多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 )
A.
B.
C.
D.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东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4、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祖国大陆
B.日本
C.香港和澳门
D.东南亚
5、“山川异域,风月同天”,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蒙古国向我国捐赠三万只绵羊,我国向蒙古国捐赠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下图为蒙古国简图,蒙古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300毫米之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蒙古国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高纬,气候寒冷
B.远离海洋,是内陆国
C.南与俄罗斯接壤
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蒙古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比重小。该国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①降水量少 ②热量不足 ③平原为主 ④技术落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7、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三级( )
A.省、市、县
B.省、市、乡
C.省、县、乡
D.省、县、村
8、下列农业区,主要依靠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是( )
①宁夏平原②河套平原③天山山麓④祁连山山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我国北方地区的工业区有( )
①东北重工业区 ②京津唐工业区 ③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④山东半岛工业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 )
A.新疆帕米尔高原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C.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11、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
A.平原和山地为主
B.平原和高原为主
C.平原和丘陵为主
D.高原和山地为主
1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B.台湾、海南、广东、广西
C.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D.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13、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中不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是( )
A. 交通拥挤 B. 住房紧张 C. 国防兵源不足 D. 环境污染
14、下图是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
B.②地形区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C.甲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D.图示区域北高南低
15、读图“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
A.宜宾
B.宜昌
C.武汉
D.湖口
【2】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三峡
16、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 东北多,西南少 B. 大分散,小集中 C. 东南多,西北少 D. 西北多,东南少
17、下列关于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B.西北地区降水偏少,不能发展种植业
C.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D.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18、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传统文化不属于A地的是( )
A.安塞腰鼓
B.皮影戏
C.锅庄舞
D.白羊肚头巾
【2】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具有( )
A.大陆性特征
B.过渡性特征
C.海洋性特征
D.年温差小的特征
19、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主要类型是( )
A. 旱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林地
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错误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
C.海陆交通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21、实行计划生育,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2、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23、北京有无数名胜古迹,其中____、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____、____、明十三陵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4、港澳台的出口加工业都十分发达,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与三地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
25、我国面积最大、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____________ 。
26、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__干线和__干线两大组.
27、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________ ,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________。
28、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应属于______气候,此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29、我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30、由此归纳我国地形特征:____。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____半岛,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____群岛,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2)C是著名的____海峡,它是连接图中①____洋和②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东南亚位于____(低纬、中纬、高纬)地区,热量充足,湿热的气候有利于____(粮食作物)的生长,东南亚也是世界上____、蕉麻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4)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人们选择东南亚游的理由:____。
32、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①地区的相关描述。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____,资源优势是____。
(3)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甲、乙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
(4)观察下面三组水土流失小实验:实验一说明地表植被____(疏或密),水土流失严重;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
(5)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③地区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两点即可)
33、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图中①代表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____水利枢纽。
(2)图中两河的分水岭②为____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3)图中景观是黄河下游的“____”现象。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____(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4)近年来,我国对黄河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水逐渐变清,其人为原因是:____。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游。A省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早茶优势产区。
(1)该条“茶马古道”出发地A地雅安所在的省是______,翻越B______(山脉名称),
(2)该条“茶马古道”最后到达D______(省区)的拉萨。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乘火车去D省,可以走C______铁路线。初到D省的旅游爱好者,建议不要快走快跑,原因是______。
(4)旅游爱好者沿途发现D省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_,原因是______。
(5)D省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是______,它的穿戴方式在一天内不一样,主要原因是______。
35、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__(冬、夏)季风。
(2)①气流是_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_洋。 ②气流是_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_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E ________区,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