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读图(中国八大菜系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各大菜系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苏菜——浙江省
B.鲁菜——山东省
C.徽菜——吉林省
D.闽菜——江西省
【2】八大菜系的位置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B.都分布在盆地地区
C.都分布在半湿润地区
D.都分布在外流区
2、读下列四个省区图,4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鲁、新、湘、藏 B.冀、疆、湘、藏
C.鲁、新、赣、青 D.晋、新、湘、西
3、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受教育水平低
B.分布极不均
C.就业困难
D.增长过快
4、黄河、长江是我国重要的大河,有关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的结冰期较短,含沙量较小
B.黄河进入汛期较早,汛期较长
C.黄河水量大且水量的季节变化也大
D.长江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
5、下列关于欧盟国家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各国之间货物流通自由 B.在欧盟内部旅游不需要办理各国护照
C.可以在内部任何国家工作 D.统一使用欧元和英语
6、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
A.耕地减少 B.草场退化 C.洪涝灾害 D.滥伐森林
7、按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省级行政区是( )
A.江苏、陕西、甘肃、新疆
B.江苏、福建、广东、海南
C.新疆、内蒙、河北、山东
D.黑龙江、河北、湖北、广东
8、下面是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示意图”,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1】此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哪个( )
A.
B.
C.
D.
【2】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9、《水浒传》主题歌中“大河向东流啊……”这句话说明对河流的流向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我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C.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 我国国土辽阔
10、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数量较多的省区是( )
A. 云南省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
11、造成狂风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台风
C.地震
D.冰雹
12、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 )
A. 珠江、雅鲁藏布江 B. 长江、淮河
C. 珠江、长江 D. 黄河、松花江
13、下列天气中,对我省居民影响最大的是
A.台风 B.梅雨 C.沙尘暴 D.寒潮
14、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日喀则地区发现了早期棕桐、桉树、榕树等热带雨化石。下表显示了目前研究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 | 2.8亿年前 | 5500-5000万年前 | 2100-1900万年前 | 1500万年前 |
平均海拔高度(米) | 海洋 | 1000 | 2300 | 4000 |
【1】导致青藏高原隆升的原因是(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拉伸
【2】随着地壳不断抬升,青藏高原的气候( )
A.由冷干趋向暖湿
B.由冷湿趋向暖干
C.由暖干趋向冷湿
D.由暖湿趋向冷干
15、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6、读口罩生产及销售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制造口罩的原材料——石油,同属非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
①煤碳②森林③海鱼④花岗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对矿产资源的做法中符合“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理念的是( )
A.扩大资源的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C.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
D.开发新能源
17、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18、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 长江 B. 额尔齐斯 C. 塔里木河 D. 黄河
19、2022年1月15日,岛国汤加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读图,图中汤加的经纬度最接近( )
A.(18°N,175°W)
B.(18°S,175°W)
C.(18°N,175°E)
D.(18°S,175°E)
20、下图“摔跤”反映的是哪个民族传统节日的场景?
A、傣族 B、藏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21、中国地势第二、三两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____,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
23、读图填空
温度带:图一C_______;图二干湿地区:④________区;气候类型:图三B___________
24、请写出一条河流对于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____。
25、__________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6、画出表示北风的箭头 。
27、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省、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8、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和 .
29、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的有规律变化上。
30、我国面积最大的两个岛屿是____岛和____岛。
31、读图“我国地形区、主要山脉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字母、符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D: ;a: ;b: ;Ⅲ: ;Ⅳ: .
(2)图中数字②符号代表的山脉分别是:③ ,⑤ .
32、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与面积比较表
四大地理区域 | A | B | C | D |
占全国面积(%) | 25 | 20 | 25 | 30 |
占全国总人口(%) | 55 | 40 | 1 | 4 |
(1)区域A、B的分界线Ⅰ大致是____一线,与一月____℃等温线一致,区域B、D的分界线Ⅱ大致与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2)区域A的植被以____为主,冬季河流____(结冰/不结冰)。
(3)由材料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是____地区,造成该区域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是____(至少写一点)
33、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山脉:B:____
(2)海峡F:____
(3)岛屿G:____H:____
(4)城市、港口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5)该省工业以____为主体。
(6)台湾有许多类称,请列举至少两个____、____。
34、读我国政区图答问
【1】说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是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
⑦是_____________。
【2】省区②是______________,它邻近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
【3】省区④是______________,省区内长江的主要支流是________________。
【4】省区⑤的简称是__________。
35、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理解人类是否生活在地球可承载的限度之内,变得愈加重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生态足迹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例如:获取资源、消纳废弃物)而利用的所有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和水域的空间面积总和,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林木产品生产所需的林地,以及吸收海洋无法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生态足迹用“全球公顷”为单位表达。
资料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人类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目前生态超载情况已经达到了需要大约1.5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地步。自然可以承受短期的环境超载,但如果长期如此,会带来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资料3:经济区域与其主要成员国
经济区域名称 | 主要成员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 |
金砖国家 | 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 |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
非洲联盟 | 非洲54个国家 |
资料4:下图分别为1961年与2010年不同经济区域的生态足迹(虚线为世界平均水平)
(1)依据资料,世界人均生态足迹是世界生态足迹与___________的比值,可以反映世界人均的资源消耗水平。
(2)据图可知,与1961年相比,到2010年世界人口总量大约增长了___________百万人,人均生态足迹减少了___________全球公顷。其中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经济区域是___________,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始终最高的经济区域是___________。(以上两空填写经济区域名称)
(3)总体而言,全球生态资源消耗总量呈___________(增加/减少)趋势,由此可能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请你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