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中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下列材料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A.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义和团运动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收复新疆

    C.春愁难遣加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马关条约》签订

    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六君子就义

     

  • 3、“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句话应该出自哪篇文章

    A.《庶民的胜利》

    B.《敬告青年》

    C.《尝试集》

    D.《狂人日记》

  • 4、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所示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反映了(       

    A.学习苏联发展经验的过程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传统

  •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下列口号中,能充分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驱除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民主和科学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7、票证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列票证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A.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从屈辱外交到和平外交

    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D.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 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黄海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汀泗桥战役

    D.武昌战役

  • 9、戊戌政变后,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革职充军新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在路过直隶省城保定时,“两市观者万数,咸呼曰‘看大奸臣’或有甚其词者,曰:…何如杀却,岂不省事?’舆论纷纭,异口同声”。此现象说明(     

    A.变法危害了广大百姓利益

    B.总理衙门出卖了国家利益

    C.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广大百姓痛恨变法者

  • 10、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1999年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说明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

    B.经济政策

    C.社会制度

    D.生活方式

  •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

  • 12、《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说明(     

    A.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1亿,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反映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改变了社会生活习俗

  • 14、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黄埔军校 C.云南讲武堂 D.抗日军政大学

  • 15、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多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的主要领导人分别应该是(     

    A.梁启超、康有为、蔡锷

    B.康有为、李大钊、陈独秀

    C.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

    D.毛泽东、孙中山、康有为

  • 16、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7、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这次会议”是(     

    A.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18、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共产党员是(  )

    A. 杨靖宇 B. 彭德怀 C. 赵登禹 D. 叶挺

  • 19、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 20、图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校的开幕典礼铜质纪念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学校创立于

     

    A1922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5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写出相对应的思想理论名称。

    (1)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2)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22、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____________、协调、____________、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23、率领清军打败阿古柏军队,成功收复新疆的清朝将领是________

  • 24、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_________社会。

     

  • 25、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26、_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_________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 27、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2)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3)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好战士的典型代表一一

  • 28、1945年4至6月,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了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 29、《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30、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党的组织在哪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 32、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72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随着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屈辱的境地。铭记历史,才能知耻而后勇。

    (1)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

    侵华国家

    主要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①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② 

    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③ 

    日本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④ 

    中国完全陷入

     ⑤ 的深渊

    (2)从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以下是某班同学在学习了鸦片战争的内容后,按照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进行的复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吧!

    板块一:巧走迷宫

    (1)根据所学知识,将选项内容准确填在图示的空格内。(填序号)

    选项:①虎门销烟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③政治腐败,军备废弛④清朝统治危机

    板块二:思维碰碰车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3)有的同学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跟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二中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板块三:历史的启迪

    (5)鸦片战争的屈辱带给了你怎样的思索和启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