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他的主张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马列主义
D.社会主义
2、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 开放通商口岸 D. 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3、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B.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
C.抗击日军侵略东北
D.抗击日军侵略北平
4、伦敦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刊登“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殷所认为不能保持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所指的是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5、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
A.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B.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平反了冤假错案
6、这是一次明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7、邓小平曾认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这表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基于:
A.探索陷入困境,寻求新路势在必行
B.认清世界大势,顺应形势发展
C.人民自发探索,农村实践取得成功
D.面对中西差距,政府下定决心
8、1955年,毛泽东给模范功臣代表大会的题词(如图)。从题词内容看解放军的任务重心是
A.进行军事战争,夺取政权
B.打击恐怖分子,维护和平
C.保家卫国,维护领土完整
D.推行军兵种建设,实现军事现代化
9、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出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
A. 《中外新报》 B. 《申报》 C. 《新青年》 D. 商务印书馆
10、1895年初,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此举对清军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北洋舰队覆没 B.大沽口炮台失守
C.“致远”舰沉没 D.鸭绿江防线被突破
11、1940年是民国29年,请你算出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 )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12、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社会现象说明(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革命力量迅速壮大
13、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14、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记者斯诺交谈时说:“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周恩来所说的“错事”是指
A. 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私有制
B.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急于求成
C. 为反对美国拒绝参加联合国
D. 派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5、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虽屡遭挫折,却从未放弃革命理想。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
A.同盟会 B.中国国民党 C.兴中会 D.中华革命党
16、鸦片战争后,社会各阶层以各种方式进行抗争。其中,持续了14年之久的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关天培 C.邓世昌 D.李鸿章
17、1938年, 李宗仁将军指挥的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昌战役
18、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
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19、哪一年我国在新疆设行省( )
A. 1878 B. 1856 C. 1884 D. 1881
20、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 )
A.日本东京
B.湖北武昌
C.檀香山
D.江苏南京
21、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制作的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2、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3、日本改变侵华策略是在___________沦陷后,内容:见104页
结果:国民政府内的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___________;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
24、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_____和_____
2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6、________年,________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7、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建立;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目的,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________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
28、科学发展观是坚持________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的发展观。
29、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30、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的杂志是 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三反映了这场民族运动怎样的性质?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四:(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4)读图,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五: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32、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文件《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文件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1982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其核心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启示?
3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问他,“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又在其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 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 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1)材料表明孙中山确立了什么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产生了哪些成果?
(2)你认为,20世纪20年代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