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其中图例③表示的土地资源类型为(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水乡人家 B. 窑洞 C. 蒙古包 D. 葡萄晾房
3、若下图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 )
①造成水土流失 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塔里木盆地终年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被南岭、武夷山等挡住 B.纬度高,接近北极和冬季风源地
C.距海远,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D.海拔太低,盆地周围高山环绕
5、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A.香港 B.澳门 C.美国 D.祖国大陆
6、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 )
A.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B.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C.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渐强
7、中国是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人口数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汉族
C.回族 D.满族
8、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B.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各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C.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且深入内陆,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D.拉萨与上海纬度相当,但两地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9、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霜冻影响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寒潮
C.梅雨
D.台风
10、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11、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对外贸易 B.渔业 C.博彩旅游业 D.加工工业
12、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多
B. 总量小,种类少
C.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 自然资源分布均匀
13、读“南水北调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线A水量小,但水质好
B.中线B调水源头为丹江口水库,不经过河南省
C.东线C水量大,但水质较差
D.中线和东线已开始调水,主要解决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
14、下图所示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水输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 )
A.利于灌溉 B.减少蒸发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16、我国用水量最大的部门是( )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环保
17、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寒带三种季风气候
C.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18、能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19、近几年,北京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你认为北京市为此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出行多开私家车 ②迁出污染较大的企业
③积极支持农业发展 ④改煤为电,集中供暖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0、下列关于保护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节水农业
B.保护固定沙丘的植被
C.禁止过度樵采
D.开垦绿洲边缘的荒地
21、我国陆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伟大的首都是北京。
22、渤海和台湾海峡都是我国的内海._____.
23、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农业以 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则以 业为主.
24、中国最大的油田是____。
2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
26、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
(2) 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E称为 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F称为 区。
(3) 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27、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 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28、我国共________亿人,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一线。
29、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
30、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的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这条线________部人口密度大,________部人口密度小。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干流流经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多千米。
材料二:《黄河妈妈》的歌词中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
材料三:我国主要河流示意图(下图)。
(1)黄河与长江都属于____(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材料二中“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这句话体现了黄河水文特征是____。
(3)材料三中表示长江水系图的是____(填“图1”或“图2”)。读图可知,长江流经的直辖市有____个。上、中、下游河段的分界点是____、____。
(4)下列对于图1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甲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B.乙河段有宁夏平原
C.丙河段形成了地上河
D.丁河段有三峡水利枢纽
(5)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填字母)。
A.流域内降水丰沛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C.中下游地势低平
D.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3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图示我国黄河流域、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B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套平原灌区地处黄河的______游。
(2)黄河从青铜峡至河口段,水量明显变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明显变大,以下是对其成因探究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4)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为改善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的措施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张家口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的崇礼区承办雪上项目比赛。崇礼乘坐高铁前往北京仅需1小时。境内80%为山地,森林覆盖率高,PM2.5均值优于国家一级标准,被称为天然氧吧。冬季均温-12℃,降雪早、积雪厚、存雪时间长。
(1)结合图中信息,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2)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______平原的西北部,地势特点______。
(3)冬奥会的雪上项目由位于______省的张家口承办,是因为它具备以下优势______。(多选)
A距离北京不远,交通便利 B受地形抬升,雪量大,气温低,积雪保存时间长
C冬季均温0℃以上,气候温和 D比赛期间,森林植被茂密,空气质量好,是天然氧吧
(4)为改善北京环境质量,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______(单选)。
A.影视文化产业
B.钢铁工业
C.旅游业
D.软件开发业
(5)北京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请任意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6)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此次冬奥会的最大亮点。北京的______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利用多项科技手段助力冬奥、助力体育发展。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3)在④⑤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③地区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
35、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由____注入东海。从长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国地势的特征是____。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
(3)图中M是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____等。
(4)金沙江、川江、荆江三河段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____,主要原因是____。
(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面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些重要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