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蒋介石
2、1954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这里的“历史潮流”是( )
A.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
C.总路线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错误的是( )
史 实 | 推 论 |
A淞沪会战 |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B平型关战役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C台儿庄战役 |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
D武汉会战 |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A.A
B.B
C.C
D.D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面著名文章意在( )
1903年 |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1903年 | 邹容的《革命军》出版 |
1903年 | 陈天华的《猛回头》出版 |
A.呼吁维新变法
B.宣扬民主革命
C.提出自强和求富
D.宣传马克思主义
5、下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6、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除了能直观感知历史事件,还有助于总结历史阶段特征。对下面年代尺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对全党的领导地位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基础
7、“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染: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
B.
C.
D.
8、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党的十九大作出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述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先进的上层建筑与落后的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9、“一亿两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革命。”材料中的“大革命”( )
A.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0、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了“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指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一大
11、20世纪初期体现帝国主义图谋灭亡中国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不包括
A.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 采用公元纪年
D.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3、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14、(题文)下列清军爱国将领中,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壮烈牺牲的是( )
A. 邓世昌 B. 刘步蟾 C. 丁汝昌 D. 聂士成
15、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民终于看到了隧道中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政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B.宣告了土地改革的胜利
C.确认了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D.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18、如下图所示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图片。其中与洋务派提出的“求富”口号相吻合的图片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19、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0、19世纪下半期,洋务派为了“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 发展状况 | 原因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产生 | 洋务运动的开展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发展 |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发展的黄金时代 短暂的春天 |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 |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 发展受挫,凋谢、萎缩 |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
22、(1)下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中A处的建设成就是____;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中B处的经济特区是____
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
(2)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到____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65年8月,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____。
(4)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5)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____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3、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 ______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______ 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以身作则,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24、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的杰出人物,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对应人物的姓名。
(1)“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____
(2)“党的好干部”“治沙于兰考”的是____
(3)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____
(4)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
(5)大庆油田工人,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他是____
25、1951 年,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促进了民族大团结,这也是___________制度在西藏的成功运用。
26、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5)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7、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___(会议)。
28、革命著作的出版和革命团体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章炳麟的《 》、邹容的《 》、陈天华的《 》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权”“民生”。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 。
29、1924年,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___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0、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____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1、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阶级、组织基础各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请用史实说明,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两例即可)
(4)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
33、下列人物分别是
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
34、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法》颁布的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本质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凤阳农民大丰收是因为实行了什么经济制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