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2、从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A.南半球和东半球
B.南半球和西半球
C.北半球和东半球
D.北半球和西半球
3、我国某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巍峨,雪山连绵,湖水潋滟,草原辽阔,三江之源。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反映该地区的是( )
A.
B.
C.
D.
4、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铁路线分别是( )
A.浙赣线、贵昆线、焦柳线、京广线
B.陇海线、京广线、宝成线、兰新线
C.京九线、焦柳线、成昆线、青藏线
D.京广线、成昆线、焦柳线、青藏线
5、塔里木盆地属于( )
A. 中温带 B. 半干旱区 C. 暖温带 D. 半湿润区
6、我国陆上邻国与其方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东—韩国 B. 南—阿富汗
C. 西南—哈萨克斯坦 D. 北—蒙古
7、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8、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阳光②石油③煤炭④水⑤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0、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C.破坏农田和村庄
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11、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淡水湖分别是( )
A.鄱阳湖、洞庭湖 B.青海湖、洞庭湖
C.滇池、太湖 D.青海湖、鄱阳湖
12、下列属于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劳动力短缺
B.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严重
13、下列不属于中国商品生猪主产区的是
A.四川 B.湖南 C.河南 D.河北
14、读图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铁路线是宝成线 D.④城市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15、澳门的支柱产业是 ( )
A.工业 B.农业 C.建筑业 D.博彩旅游业
16、鞍山钢铁工业中心位于(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7、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B.辽宁、山东、江西——东海
C.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18、农作物在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在海南岛是一年三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19、下图分别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及“中国吃货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代表的作物分别是( )
A.甜菜、花生、甘蔗、油菜
B.甜菜、油菜、花生、甘蔗
C.甜菜、花生、油菜、甘蔗
D.甘蔗、油菜、花生、甜菜
【2】图中美食与当地自然环境或农业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
A.刀削面、米线——北稻南麦
B.牛羊肉——内蒙古牧区独有
C.火锅——四川盆地气候潮湿
D.小鸡炖蘑菇——东北平原辽阔
【3】中国饮食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原材料都能在中国找得到,这得益于(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河流众多
D.地形复杂多样
20、有关南、北方人民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居民以大米为主食
B.南方旧式民居多用砖瓦、竹木建造
C.北方居民的食品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玉米、小米为主
D.北方的房屋建筑都注意防寒、保温,过去农村住房多用土坯垒
21、我国的傣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傣族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是________节.
22、水能资源上称为全国最大的“水能宝库”,航运利用价值上称为全国最大的“黄金水道”,这条河就是── 。
23、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海港是( )
A. 大连港 B. 上海港 C. 连云港 D. 广州港
24、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当北半球是春分,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
25、根据所学,完成表格。
| 耕地类型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糖料作物 |
北方 |
|
|
|
|
南方 |
|
|
|
|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有________(填代号),其中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是________(填代号),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图中④⑤两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共5分)
27、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
28、填表题:下列是我国有关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请将它们各自的序号(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秦 B鲁 C桂 D鄂 E粤
F武汉 G广州 H南宁 I济南 J西安
省(区) | 山东省 | 广东省 | 湖北省 | 陕西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简称 |
|
|
|
|
|
行政中心 |
|
|
|
|
|
29、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及 地区,其中 线,以北地区以 为主,以南地区以 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 在降水量不足 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3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的是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
3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国亿万农民在2018年9月23日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不光有五谷丰登,还有瓜果飘香,鱼儿满仓。图1为中国行政区划图,图2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来自甲、乙、丙三省区的朋友到北京参加“丰收节”庆祝活动,他们带来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并制作了展板介绍家乡。根据展板内容,将甲、乙、丙三地区与展板对号入座:A展板介绍的是_________省。C展板介绍的省区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为_______________,由于这里_______________,主要种植青稞。
A展板: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沃,沃野千里,是我国的大粮仓。庆安大米晶莹如玉,营养丰富,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B展板:夏日长,冬日短,雨水丰盈且集中,特色主导产品有水果、茶叶、油茶等。水果中梅州金柚是果中之王。
C展板:这里是青稞的主要产地,青稞耐寒、耐旱,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用来制作传统食物糌粑。
(2)展板B所代表省区的简称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方式),作物熟制是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选择填空)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部发展林业生产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属于_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2)黄河流经的四个地形区按顺序分别是________、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__。
(3)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游和______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_________。
(4)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______。
(5)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______,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_________严重的________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
33、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A_____________地区和区域B_____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一线,该线与1月份0℃等温线和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2)气候类型:上海和北京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
(3)植被类型:区域A以_____________为主,区域B以_____________为主。
(4)地形区:①_____________平原,②_____________高原。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23°N的广州,到53°N的漠河,中国的春天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跨越30个纬度、长达3300多公里的远征。这是生命版图的扩展,一场由南方海岸向北方大陆的长途奔跑,一次对地理植被面貌的重新描绘。她翻过南岭,跨过长江、黄河、长城,来到黑龙江边,在越来越高的纬度上,春色次第展开。她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下图示意2022年3月20日全国季节分布。
(1)据图及材料分析,我国入春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请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
(2)A为________(地形区),请说明此地入春较同纬度地区早的原因________。
(3)请简述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冬季原因。
35、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____海。
(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⑨____。
(3)被称为“塞上江南”的④处是____平原,黄河的支流②是____。
(4)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____(填地形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5)黄河重点治理的河段是有“____”之称的下游河段。
(6)治理黄河中游的根本措施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