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地名对照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达芬奇——《哈姆雷特》
B.但丁——《神曲》
C.莎士比亚——《蒙娜丽莎》
D.汤显祖——《最后的晚餐》
4、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都建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
C.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都实行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5、维新派对中国封建陋俗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男女双方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使男女平等的观念开始流行。这些主张( )
A.促进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6、10月24日上午9:00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香港、珠海和澳门融为一小时经济圈,三地的人流、车流和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香港的领土在中国近代史上遇到破坏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7、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的目标的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学习
D.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如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的局部示意图,对该战役成果描述正确的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歼敌4万多人,震惊中外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9、阅读如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0、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孙中山1915年底在檄文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其中“一人冠冕”指的是( )
A.黎元洪任都督
B.张勋复辟
C.袁世凯称帝
D.溥仪称帝
12、林则徐、陈化成、左宝贵、邓世昌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清军将领 B.洋务骨干 C.变法先锋 D.民族英雄
13、以《上学记》名动书坛的何兆武先生,曾到过“光复”后的台湾,他说:“到了那时的台湾,你就感觉是到了异国,到了另外一个国家,而不是中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
C.国民党长期占据台湾 D.英国的长期占领
14、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香港岛给日本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增开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5、《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内战之后,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A.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消除了种族歧视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6、1750年---1850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城市扩大和发展
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17、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没有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18、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的中国梦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C.解决中国所有社会问题
D.实现中国梦
19、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新发展理念”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推进科技创新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1929年12月,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1941年底开始的第三次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最终赢得胜利,振奋人心。
(4)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22、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
23、战况:英军封锁________口后,北上攻陷浙江________,随后直趋________,威胁清政府。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谈判过程中,英军于________年初强占________岛。消息传到背景,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________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的________炮台。同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________、________、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口________。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________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________。8月初,英军到达________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26、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血洒疆场。
27、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8、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英雄是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称之为“铁人”的是_________。
29、新中国奉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30、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年夏,天京沦陷,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31、“不平等条约”承载着中国人的国家耻辱,始终占据着中华民族对百年“国耻”集体记忆的中心位置。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英国1843年在中国获得的权利一例。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哪一条约中规定的内容?
(3)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哪一条约得到了九龙司地方一区?
(4)甲午战争后,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的条约是什么?四年后美国提出哪一政策反映出瓜分中国狂潮中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对华政策上的矛盾。
(5)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6)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力求以和平方式建立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历史进入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事件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2)哪一事件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为了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谈谈你的感想。
33、被称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人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有哪些?
34、[贵阳改编]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哪次运动中出现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图三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这次运动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近代化狭义是指的是国家的工业化。广义则是指与国家的工业化相适应的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致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的过程。结合所学,指出符合“世界潮流”的政治、经济代表性事件各一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