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土地改革
D. 国有企业改革
2、孙中山先生曾写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是为谁而作?( )
A.黄兴
B.康有为
C.郑观应
D.宋教仁
3、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场战争的资料卡片。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是( )
时间:1950年——1953年 性质:正义战争 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公车上书
D.实业救国
5、为结束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6、19世纪50年代,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这表明列强发动战争是因为需要(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B.敲开中国市场大门进行贸易
C.在中国开设工厂便于侵略
D.清政府成为其在华统治的工具
7、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
C.鸦片战争的失败 D.圆明园被烧
8、一个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是永远强大不起来的。1953年的第一天《人民日报》社论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从此,中国人寻求一个世纪的梦想起步了。这个“新名词”是( )
A.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公社化运动
9、1926年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不包括( )
A. 吴佩孚 B. 袁世凯 C. 孙传芳 D. 张作霖
10、2020年是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1、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2、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的结果是
A.邓世昌壮烈牺牲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北京陷落
D.日本割台湾
13、列强瓜分中国的这一现象出现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4、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人是
A. 侯德榜
B. 卢作孚
C. 荣宗敬
D. 张謇
15、(题文)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16、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数十万群众冒雨送行,自发排队悼念。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主要是
A.研制原子弹
B.育成杂交水稻
C.发现青蒿素
D.参与载人航天
17、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A.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B.太平天国天京陷落
C.日军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的暴行
18、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由原来的“犯上作乱者”,变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列强侵略的加剧
B.革命思想不断传播
C.清政府日益腐朽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19、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0、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他被誉为“______”。
22、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3、“……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5、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2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年
27、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三大 E、中共十四大 F、中共十五大
(1)正确分析了我国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 )
(2)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 ( )
(3)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
(5)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
(6)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
2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29、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在中国的侵略权益;《马关条约》割_____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0、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1、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理论不断创新,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形成理论。请说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代会和这一理论的名称。
(3)列举确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党代会两例。
(4)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说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国梦)是什么?
(6)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32、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3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改革开放)
(4)20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中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
(理论创新)
(5)哪位领导人在十二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十九大会上哪位领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2)为了避免国共继续自相残杀,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派谁参加调停?此事件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历经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14年艰难曲折的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写出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役各一例并写出指挥者
(4)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5)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