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最大的 、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北京 C. 天津 D. 重庆
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3、在我国龙舟竞渡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淮南子》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之述。综合推测,古时越人生活所在的地域及其擅长的农事活动为( )
A.平原广阔的北方地区——种植作物 B.森林茂密的横断山区——采集果实
C.草原广布的西北地区——畜养牲畜 D.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渔业水产
4、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被山岭重重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④河流稀少,多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5、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森林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交通因素
6、关于美国的降水说法错误的是( )
A. 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B. 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C.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D.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7、若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城市有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则②是( )
A.广州 B.北京 C.武汉 D.哈尔滨
8、关于下图所示民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 B. 造价低廉,坚固耐用
C. 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D. 破坏当地生态,又占用了良田
9、我国某地区,同时满足第三级阶梯、季风区和湿润地区的分布,则下列判断可信的是( )
A. 此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 此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C. 此地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线800mm以南地区 D. 此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0、2008年5月8日上午9点17分,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圣火上珠峰,登山队员面临的危险有
①冰天雪地 ②极度严寒 ③低压缺氧 ④冻土融化 ⑤超强大风 ⑥猛兽袭击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1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阴山山脉
B.南岭
C.昆仑山山脉
D.秦岭—淮河线
12、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
A.冬小麦
B.大豆
C.棉花
D.甘蔗
1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B. 拆除四合院、修建现代化楼房
C.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14、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5、北京市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扩大工业建设规模 B.发展耗能多,污染少的工业
C.利用科技力量发展重工业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6、聊城市是全国重点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据《山东通志》记载:六府皆有,东昌尤多。指的是( )
A. 小麦 B. 花生 C. 玉米 D. 棉花
17、竹笋是竹的幼芽、嫩茎,多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你认为竹笋的主要分布区应该位于( )
A. 海南岛 B. 东南丘陵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土高原
18、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 转口贸易业 B. 金融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制造业
19、城际铁路是中短距离客运专用铁路,适用于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带。长株潭城际铁路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城际铁路,采用电力牵引,自动控制。下列关于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②方便长株潭城际之间货运往来,加强了经济联系。
③丰富了三地的交通运输方式
④增强了三地经济发展的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D.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到二熟
21、巴西和美国东面濒临_____洋,他们之间政治经济商谈为________。
2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长江全长________千米.
23、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
24、日本在“成人节”上穿的服装是________。
25、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本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________。
26、青藏地区的农业集中在河谷地带,如__________谷地、______________谷地。
27、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________”,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________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28、目前、香港有80%以上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____。
29、北京的位置:位于___________北缘,北部是________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_______,面向渤海。
30、南方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具有“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特点的是________省。
31、台湾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东南盐库;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水果之乡;亚洲天然植物园等之称,读《台湾省地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海峡,与大陆_____省相望,经度约为______。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______”型的经济。
(3)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______为主,盛产稻谷和甘蔗,有海上米仓和东方甜岛之称。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气温由南向北升高 B.南北温差大 C.全国普遍低温
(2)形成这一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是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3)到达哈尔滨,小明发现
A.哈尔滨晚上8:00太阳还没有落山
B.哈尔滨农村正忙着收割小麦
C.哈尔滨市区建筑带有俄罗斯风格
(4)抵达乌鲁木齐后,小明发现
A.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感觉
B.大街上有很多卖葡萄的水果摊
C.广场上有大妈、姑娘、小伙跳着维吾尔族舞蹈
(5)飞抵拉萨,小明
A.感到走在大街上有点气喘吁吁
B.在酒店里品尝到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和特仑苏牛奶
C.看到处处带有西欧风格的碉房建筑
(6)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该地位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7)甲、乙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下列哪些界线相吻合?
① 1月0℃等温线 ②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 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⑤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8)乙、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7月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阴山一线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地区是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10)有关丁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最低级阶梯
B.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
C.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33、读日本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以判断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在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属于___________(填“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日本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大,主要是因为日本_____________贫乏,___________狭小,原料、燃料需大量进口,产品要大量出口。
34、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择了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承办了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马术比赛则全部放在香港进行.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部分协办城市示意图.
(1)材料一提到的城市中, 为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 为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
(2)北京、天津位于 工业基地,沈阳位于 工业基地,上海所在工业基地的特点是 工业基地.
(3)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国家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图示线路为南水北调的 线,基本上沿着 输水.
(4)上图中的 地区和 地区为我国东部沿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
(5)“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主题之一,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请你为参加奥运会的游客介绍两处北京的名胜古迹 、 等 。
35、读图分析。图A为日本位置与地形、河流分布图,图B为日本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请依据图A把图B补充完整。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2)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通常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请根据图A、图B判断日本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
⑤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多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____)
⑥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煤、铁等矿产资源大量出口国外。 (____)
⑦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 (____)
⑧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日本海沿岸。 (____)
⑨日本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____)
⑩日本多火山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有害无利。 (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