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张家界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学寒假时间相对长的原因是

    A. 大学生需要外出实践

    B. 为了得到充分的休息

    C. 为了好好过春节

    D.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 2、下图中的行政区划有几个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 3、港澳地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正确理解是 ( )

    A.建设高层建筑 B.建设海底城市 C.向青藏高原移民 D.填海造陆

  • 4、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措施的是(  )

    A. 植树种草   B. 开荒种地   C. 修筑梯田   D. 修挡土坝

  • 5、下列我国房屋建筑形式与其所在地区,正确的是(   )

    A.窑洞——吐鲁番 B.砖墙斜顶房——东南沿海

    C.晾房——黄土高原 D.土墙平顶房——准噶尔盆地

  • 6、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是:

    A.河南省 B.安徽省 C.山西省 D.辽宁省

  • 7、黄土高原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气候变暖   C. 水污染   D. 水土流失

  • 8、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21世纪关于中国应怎样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B.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C. 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D. 不与其他国家来往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

     

  • 9、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地描述了那种天气  

    A.梅雨 B.台风 C.寒潮 D.沙尘暴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③有许多侨乡④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 11、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作物高产的原因是()

    A.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B.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C.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热量和光照条件好

  • 12、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农业部门是( )

    A.林业 B.畜牧业 C.渔业 D.水稻种植业

  • 13、下列关于广州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别称“羊城”,是广东省的省会

    B.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C.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D.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蜚声海内外

  • 14、中东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有()

    ①本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水资源缺乏

    ③民族和宗教矛盾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5、导致贵州多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全年降水稀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6、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B. 拆除四合院、修建现代化楼房

    C.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 17、我国的饮食习惯区域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  )

    A. 人种、语言不同 B. 民族习惯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 18、台湾省物产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 茶叶   B. 甘蔗   C. 稻米   D. 樟脑

  • 19、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  )

    A.横断山脉

    B.天山—阴山一线

    C.巫山—雪峰山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 20、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莜面

    B.面食

    C.糌粑

    D.米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美国的首都是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 22、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特大型煤矿主要分布在陕西的____;内蒙古的____等地。

  • 23、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   东侧,与     市相邻,澳门则位于   西侧,与该省   市相邻。

     

  • 24、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__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

  • 25、读图写出四大地区名称。

    ________地区、乙________地区、丙________地区、丁________地区。其中降水自东向西递减表现最明显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经度跨度大,自东向西距________越来越远。

     

  • 26、亚洲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流向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 27、长江沿江地带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市,位于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市。

  • 28、________、________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1980年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 29、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__________”政策。

     

  • 30、北京主要的河流有____(写出一条),该河流最终注入____海。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南极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南极洲濒临的海洋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_

    (2)写出昆仑站L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写出字母和名称)

    (4)从G点出发到H,方向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小晨同学暑假期间外出考察长江三角洲和青藏高原。读图回答问题。

    (1)在长江三角洲,小晨参观了       市浦东新区,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苏杭”是指            (城市)。

    (2)考察青藏高原时,小晨的行李中准备了防晒霜和御寒衣物。请你任选一种物品,说出其地理依据:                                        

    (3)从西宁沿       铁路到拉萨,沿途可见窗外的草地上,“高原之舟”         正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4)小晨了解到             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粮食作物。这种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

    (5)科学考察发现,       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今成为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的原因是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图2)和甲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图3)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了便利的_____运输(交通运输方式)。

    (2)图中城市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

    (4)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_

  • 34、甲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可知,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时针(填“顺”或“逆”),公转周期是______

    (2)乙图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时,地球公转到甲图A、B、C、D中的______位置。

    (3)当地球公转到甲图B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______点,此时眉山市昼长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夜长,南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

    (4)当地球公转到甲图D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此时眉山市处于______(填季节)。

  • 3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齐齐哈尔人感觉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填符号)点上;

    (2)地球处于公转轨道B点时,太阳直射点应在____线(纬线)上。此时齐齐哈尔的季节是____

    (3)端午节这一天,地球正好处于下列公转轨道的哪两个点之间?_____

    A.A点—B点之间 B.B点—C点之间

    C.C点—D点之间 D.D点—A点之间

    (4)下列表述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_____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太阳的东升西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