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比例尺①“”和比例尺②“1∶500”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比例尺①适合绘制学校平面图 B.比例尺②可绘制的范围大
C.比例尺①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D.比例尺②属于大比例尺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
A.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B.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4、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 经济中心 B. 政治中心 C. 工业中心 D. 文化中心
5、下列民族活动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古族--雪顿节 B.汉族--元宵节 C.朝鲜族--丰收节 D.壮族--泼水节
6、下列关于北京市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西北低,东南高 D.东北低,西南高
7、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 )
A.北京 B.拉萨 C.武汉 D.广州
8、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
A. 钢铁、石化、机械工业中心 B.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 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D. 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9、观察洞庭湖变迁图,据图分析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毁林开荒
10、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主要是( )
①高原
②盆地
③平原
④丘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12、“白山”和“黑水”分别指的是( )
A.长白山、鸭绿江 B.天山、黄河 C.长白山、黑龙江 D.天山、珠江
13、与北方相比,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制约的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热量 D. 地形
1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 云贵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1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从东向西自然景观有明显过渡变化的是( )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16、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油菜 B. 大豆 C. 小麦 D. 水稻。
17、形成于东北的“二人转”向以欢乐喜庆为特色,这种文艺特点的形成,可能与东北地区( )
A. 山环水绕的地形有关 B. 冬季寒冷漫长有关
C. 矿产资源丰富有关 D. 物产丰富,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有关
18、在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之所以独立成一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降水
19、人们常把我国的东北平原称为( )
A.黑土地
B.黄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
20、4月4日习总书记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想查找芬兰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 )
A.世界人口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D.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2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2、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23、西北地区地形:以________ 和________ 为主,东部主要是________ 高原,西部________ 和________ 相间分布.
24、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 ,实行 制度。
25、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26、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鲁是_________省(区)的简称;地图三要素包括图例、方向和______。
27、读图写出四大地区名称。
甲________地区、乙________地区、丙________地区、丁________地区。其中降水自东向西递减表现最明显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经度跨度大,自东向西距________越来越远。
28、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南方地区,西北地区、________.
29、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________”,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________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30、中国队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特区,实行“ ________ , ________ ”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端牢中国饭碗离不开河南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我国人口众多2023年度1-10月,我国已累计进口粮食12993.2万吨,同比增长7.3%。是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图1为河南省简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2为冬小麦生长条件简介。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位于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____(填“沿海”或“内陆”),古称“中原”。
(2)河南省地形以____为主,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处于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
(3)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
(4)说一说怎样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3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度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______,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______交通.
(2)图中甲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
(3)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4)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33、(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案例资料
资料一: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区城协调发展,相继推出五大国家战略:长江經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资料二:经过五次扩容之后,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单位从15城增加为41城,覆盖三省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的35.8万平方千米,这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长三角地带了。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4;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的1/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区位优势明显,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下面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示意图
案例思考
(1)阅读资料一,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中,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外,请列出其他四个区域发展国家战略。
(2)阅读资料二,说出长三角经济区包括的三省一市的简称。
(3)结合资料,请从地理位置、资源、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科技水平、工农业基础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三方面)
34、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A____盆地、B____湖、C____市。
(2)青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____的主要分布区。
(3)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是西藏南部的____谷地和青海东部____谷地。
35、请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某班同学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两个研究课题。
课题A:“中美经济合作研究” 课题B:“俄美自然地理特征研究”
材料一:2018年5月17-18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双边贸易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两国将继续加强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
材料二:美国本土和俄罗斯地图
(1)俄罗斯、美国在自然地理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试列举两例,(提示:从位置、国土、温度带、资源等方面)。
(2)俄罗斯拥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终年不结冰的港口B______。
(3)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农业生产受到制约,粮食需要进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和区域化生产,粮食大量出口,五大湖附近的A______(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
(4)美国“硅谷”位于D______(城市)的东南部,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美国向我国大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选用______(运输方式)运输到我国。
(5)C地附近是俄罗斯重要的重工业区______(工业区名称),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
(6)美国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相同点是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