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八年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
年份 | 人物简历 |
1857年至1873年 | 就学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 |
1894年 | 考中状元 |
1896年 | 筹办大生纱厂 |
1905年 | 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
1915年 | 专事实业、教育和慈善 |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张謇
D. 范旭东
2、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自贸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的农村巨变 D.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新发展理念
D. 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判断
4、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社”可能是
A.生产合作社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公社
D.联产承包小组
5、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在( )
A.是中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B.开国大典上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D.西藏和平解放后
6、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
7、党的十九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某班级举办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所示成就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这一历史事件将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这一事件是( )
A.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北平获得解放
12、“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其中“大会”是指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3、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响”的寓意是( )
A.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年
B.没有什么寓意
C.代表国民党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D.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15、他是扑克牌里的红桃K,称为查理曼,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他”是
A. 屋大维
B. 克洛维
C. 查理
D. 查士丁尼
1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成为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有(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福州 ④汕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为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首次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首次提出这一“原则”的是( )
A.毛泽东
B.张学良
C.周恩来
D.邓小平
1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习马会面当选2015年11月百度百科十大热词之一,公众之所以给两岸领导人会面如此高的关注度,是因为这次会面有利于
①推动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
②维护国家主权,实现民族自治
③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共同繁荣
④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9、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涌现出了很多的“抗疫”英雄。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下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是?(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中国梦已实现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D.综合国力的增强
21、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4、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5、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7、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8、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30、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1、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
32、列举建国后三项重大科技成就?
33、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是依据周扬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目录编制而成的表格。
序号 | 入选大事 | 时间 | 入选理由 |
93 | 抗美援朝 | 1950-1953年 | ① |
94 | ② | 1964年 | 打破国际核垄断 |
98 | 加入世界贸易組织 | 2001年 | 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 |
(1)大事年表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有助于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上表,完成表中对应的内容。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控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革命中告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社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2)材料二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哪一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
(3)材料三是某节目的颁奖词,请写出这两位科学家的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