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彩,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次普选为即将召开的哪次会议做了准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七千人大会"
2、2018年上半年以来,中美双方贸易战风起云涌,严重影响着两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回顾史实,中美双方关系正常化开始于
A.兵乓外交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B. 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D. 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4、某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大炼钢铁、多快好省这种场景应发生于
A. “文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新中国成立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5、《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打破核垄断,消灭核武器》的社论。社论指出:首次核试验的成功,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是指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氧弹爆炸成功
C. 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D. 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
6、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人民的奋斗拼搏下,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这些“第一”的创造得益于
A.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改革开放的实行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7、在土地改革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的土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
A. 所有权
B. 使用权
C. 经营权
D. 管理权
8、在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培养了几代人。“他”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雷锋
9、“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观看下图,1978年后西藏人均GDP开始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
A. 废除了农奴制度
B. 改革开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一五计划
11、如图所示的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出现在
A.新中国建国的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1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 历史结论 |
A、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C、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 它成为“左”倾错误的开端 |
A. A B. B C. C D. D
13、下图反映的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64年10月16日
B. 1946年10月16日
C. 1961年10月16日
D. 1916年10月26日
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6、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17、下列哪一项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科技强军
18、“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1958年的童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八大召开 B.“大跃进”运动 C.三年经济困难 D.八字方针的提出
19、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在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实行的是
A.特殊的经济政策 B.“一国两制” C.特殊的民族政策 D.特殊的政治制度
20、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是( )
①调整
②巩固
③充实
④提高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1、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2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2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6、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8、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9、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30、下图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__________。
31、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西藏的和平解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以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回答:
(1)西藏是在哪一年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3)新中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作用如何?
34、某校准备开展以“祖国统一”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任务一 [回忆 1949与1979]
(1)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
(2)通过《告台湾同胞书》可以概括出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香港澳广]问题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任务二 [奠定交往基础]
(3)上图是学生在搜集资料中找到的众多图片中的一张.图上两人所代表的两个组织曾经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该共识被认为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步,该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任务三 [放眼国际环境]
(4)根据上述内容,分析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任务四 [回首两岸关系]
(5)请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 发展的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