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超”,全称是“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是由当地20支以村为单位自发组建的球队组成的一场业余联赛。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部分省份代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村超”举办地所属省份代号及其简称分别是( )
A.① 川或蜀
B.④ 贵或黔
C.③ 桂
D.⑤ 渝
【2】“村超”的火热对举办地的积极影响有( )
①助力乡村振兴 ②弘扬民族文化 ③带动旅游业发展 ④改变国足现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
C. 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 我国地势特点不利海洋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
3、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圈
D.纬度最大的是180°
4、季风气候有夏季高温,降水多的特点,有利于喜温喜湿类农作物的生长。黑龙江省的呼玛县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限,对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水热条件较好
B.冬季寒冷漫长
C.气温日较差大
D.年温差大
5、我国是一个( )
A.岛国
B.半岛国
C.内陆国
D.海陆兼备的国家
6、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地。读1982—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我国计划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
A.延缓老龄化进度
B.降低老龄人口比例
C.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D.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7、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读运输价格和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贵重或急需的物品,应该选择运输方式甲
B.从图中以看出,若距离大于60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运输方式丁
C.乙代表的运输方式为公路,丙代表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D.500吨大米从武汉运送到上海,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乙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极洲 D. 非洲
9、图中显示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春旱 D.台风
10、下列关于中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往西北逐渐增多
B.时间分配均匀
C.东南往西北逐渐减少
D.冬季降水最集中
11、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漠河
B.新疆吐鲁番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呼伦贝尔
12、2019年10月1日,举国同庆祖国90华诞。天公作美,北京举行了盛大阅兵式,众多城市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下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从左到右,依次对应的城市是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B.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C.哈尔滨、武汉、广州、北京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13、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有多种.下列铁路线,哪一条是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的呢?(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兰新线
D.京广线
14、贝贝看到一辆牌照为“赣D93170”的大货车从他门前经过,可以推断该车属于( )
A..湖北省 B.安徽省 C.上海市 D.江西省
15、关于黄河、长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的主要原因是通航能力强
B.长江的水能资源中游最丰富
C.两河都发源于西藏
D.治理黄河的根本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16、下列科技园区中,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D.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17、如图所示省区的简称是( )
A.豫
B.冀
C.晋
D.鲁
18、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永续利用” 的特性。下列事例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水资源循环使用 B. 黄河断流 C. 土地荒漠化 D. 淮河水污染
19、下图是三江程阳风雨桥景观图,这是侗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木资源修建的一种独特建筑,读图完成问题。
风雨桥反映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①有河流分布②降水日数较多③森林资源丰富④地势较为平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隆重举行.上海世博会开幕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 )
A.甲乙之问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问
21、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
22、画出表示北风的箭头 。
2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众多,特别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各种不合理的占用、开垦和不合理的灌溉,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问题。请你写出我国土地资源都出现哪些问题。____
24、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分别是____、____、____、干旱地区 。
25、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经过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铁路线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本线路上两个主要铁路枢纽____、____________。
26、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签订了《________ 》,呼吁人们和平利用南极。
27、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族。
28、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①②③④四处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__________。
(2)②处最热月出现在______月份,说明②处处于______半球。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___
(3)A地的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___平原,形成的植被景观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与图①②③④中的图_______相吻合。这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洲。
(4)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这种气候类型主要集中在______洲。B地比C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2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________水和浅层________水.
30、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位。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正式登记阶段。人口普查,惠及万家,利国利民,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
材料二:2005年,一位记者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穷山沟里与放羊娃有一段对话,“今年几岁?”“16”“怎么不上学?”“我放羊。”“你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了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了娃娃将来干啥?”“放羊。
材料三:2013年,我国60岁以老年人突破2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四:
(1)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名称)和________(名称)。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为________线。该线东南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西北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
(2)据材料三中“银发潮”体现我国人口问题是__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引发什么社会经济问题________?针对该人口问题我国现出台了_______政策。
(3)读了材料二以后,你有何感想?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多下工夫?
32、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____;海域:B____;河流:①____;半岛:③____;④____。山脉:C____D____E____。
(2)素有“东北三宝”之称的是:____、鹿茸、貂皮。
(3)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____工业基地。
33、家住上海的小林同学准备利用暑假浏览我国的大好河山,下图是他设计的“假期浏览路线和我国干湿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路线的目的地是冰城哈尔滨,就干湿地区而言,哈尔滨市位于____区;该地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
(2)②路线的目的地是新疆乌鲁木齐,这条线路在空间上体现了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____。
(3)③线路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级阶梯,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青藏高原。
(4)④路线沿途看到的主要油料作物以____为主,可能看到的糖料作物是____。
34、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如图回答问题。
(1)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以_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呈现出__________气候特征,欧洲北部沿岸和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猴面包树是非洲一种非常奇特的树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由此可知猴面包树分布在非洲的___________(字母序号及气候名称)气候类型区,该气候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请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比较非洲3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流经区域的气候对河流水文的影响较大,气温的高低与河流的结冰期有关(0℃为水的冰点),多数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雨水,雨季河流进入丰水期,旱季进入枯水期。根据尼罗河流经的气候类型区简要分析其结冰期情况、水流量大小及水量季节变化情况__________。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河西走廊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粮仓”。这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经这里可以通向中亚、西亚等地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沉寂了数百年后,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1)河西走廊位于____省境内,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是呈____走向的狭长地带,因其位于____以西而得名。
(2)古代,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域“____”的咽喉要道,如今河西走廊仍是陆路联系____、沟通____洋和____洋的“黄金走廊”。
(3)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以____和____为主。每当风起,把大量的沙尘吹到空中,形成____天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河西走廊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上,这里____农业历史悠久。
(5)河西走廊沿线的城市中,____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____有著名的莫高窟,____是万里长城的西端。
(6)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请结合材料说明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
(7)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促进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经济良性发展,请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