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区域中,最早见到日出的是( )
A. 海南省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山东省 D. 黑龙江省
3、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旱灾发生频次大于30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2】我国西部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降水较多
B.人口稀疏、城镇较少
C.气温年较差大
D.交通密集,经济发达
【3】关于甲、乙、丙三地旱情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经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
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4、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平原、丘陵 D.山地、丘陵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浙江省 —南京
B.湖北省---武汉
C.广东省--南宁
D.山西省---兰州
6、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不同的河段存在不同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
【2】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
A.下游开挖新河道,使黄河改道入海
B.中游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中游河段加固堤坝,兴修各支流水库
D.上游城市增加用水量,使河水减少
7、东北三省包括
①湖北省 ②河北省 ③黑龙江省 ④吉林省 ⑤辽宁省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8、90°S附近的陆地上如果想就地解决能源需求,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 风能 B. 煤炭 C. 地热能 D. 太阳能
9、西双版纳位于我国( )
A. 云南省 B. 海南省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贵州省
10、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8月前往新疆开展研学实践。下表为两地中学作息时间表(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 | 起床时间 | 早餐时间 | 午餐时间 | 晚餐时间 | 就寝时间 |
新疆 | 8:00 | 8:40 | 14:00 | 20:00 | 0:00 |
上海 | 6:00 | 6:40 | 12:00 | 18:00 | 22:00 |
【1】两地作息时间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疆域( )
A.南北跨度大
B.东西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D.海陆差异大
【2】同学们研学中发现,吐鲁番的葡萄可在通风的荫房内自然风干。这反映了当地气候( )
A.高温多雨
B.干旱少雨
C.冬暖夏凉
D.温和湿润
【3】同学们研学中发现,新疆北部地区的房屋多有两层窗户,其主要目的是( )
A.散热
B.通风
C.保暖
D.隔音
11、新学期第一课,同学们在自我介绍。小明同学说:“我来自祖国的宝岛,我的家乡隔着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我们每年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都会过传统民族节日,我们穿着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我还带了一张照片给大家看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同学的民族是( )
A.傣族
B.维吾尔族
C.高山族
D.蒙古族
【2】小明自我介绍时说到的传统节日是( )
A.苗年
B.元宵节
C.丰收节
D.泼水节
12、某中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我爱你,中国》中写道“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下列与诗歌中描述的地理现象无关的是( )
A.跨纬度广
B.东西距离长
C.疆域辽阔
D.地形复杂
13、读海口、北京、乌鲁木齐、拉萨四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甲 | -16 | 20.2 | 200 |
乙 | 18.2 | 28.4 | 1580 |
丙 | -4.7 | 26.5 | 682 |
丁 | -6.7 | 14.6 | 490 |
【1】图中序号与城市搭配正确的是( )
A.甲——海口
B.乙——拉萨
C.丙——北京
D.丁——乌鲁木齐
【2】丁地夏季气温最低,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纬度低
C.海拔高
D.纬度高
【3】根据甲降水量,可以判断出甲地属于( )
A.半干旱地区
B.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14、下面是“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上图四个省区的简称与行政中心的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琼——海口
B.②——黑——长春
C.③——秦——银川
D.④——青——西安
【2】下列关于上图四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陆地面积大于③省
B.④省的平均海拔最高
C.②省冬季气温和①省一样
D.③省海岸线漫长
15、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会城市是( )
A.广州 B.福州 C.海口 D.南宁
16、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奉为‘圣城’的城市是( )
A.耶路撒冷
B.麦加
C.利得雅
D.巴格达
17、下图示意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面积比例最小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2】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①地形类型多样②地形类型单一③山区面积广大④地形平坦广阔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丽的江南让许多人向往。结合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想欣赏长江的流水激荡、航船如织,应该前往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列有关乙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西侧山脉为武夷山脉 ②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 ③面朝的大海是黄海 ④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表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比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人口 |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 16.6% | 70.14% | 13.26% | 13.40% |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 | 17.95% | 63.35% | 18.70% | 14.12% |
【1】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
C.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0-14岁总数减少
【2】对我国人口普查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B.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C.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D.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3】我国落实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原因是(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某山脉以东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以西是草场广布的高原,该山脉是 ( )
A. 横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大兴安岭 D. 巫山
21、________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22、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 ② 盆地,⑥ 平原,⑦ 盆地。
(2)图中代号为 的 山脉既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3)图中③为 (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4)高原面积辽阔,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在图中代号为 ;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在图中代号为 。
23、我国气候分布图。
A__B__C__D__ E__.
24、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
25、黄土高原北起 ,南达 ,东至 ,西抵 。
2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
27、我国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我国把南方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28、三大人种中,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美洲的土著居民是 .
29、东北三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0、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_______个国家相邻。
3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2)中图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可知,中线调水线路从长江三峡,经_______水库引水,到达京、津两市。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_____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但其农业、人口和城市却集中在欧洲的A____________平原上。
(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其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五大湖区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__,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可知,俄罗斯亚洲部分的主要河流注入____________洋。
(4)俄罗斯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如两国之间合作是“________________”(任选: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33、根据某旅行团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信息,回答问题。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______(铁路)线,穿越______(山脉)的隧道,到达湖北省武汉市。
(2)第二天,坐轮船沿______航线逆行而上,在______(直辖市)上岸,此时可见长江北岸一条主要支流______。
(3)第三至第五天乘坐大巴车,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______(咸水、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该旅行团在第六天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飞回到广州,六天内共选择了______种交通运输方式。
(5)横跨我国东、西部,连通大西洋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是(_____)
A.京哈-京广线 B.沪昆线 C.陇海-兰新线 D.京沪线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一: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方面。
资料二:北京年降水量变化图(图甲)和北京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图乙)
思考:
(1)根据资料一,说一说两地房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2)据资料二判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点是____。
(3)读资料二,由图甲可推断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的特点;由图乙可推断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的特点。
(4)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紧张。请你根据所学,为解决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达拉萨,全长162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
材料二:图左是青藏地区略图,图右分别是成都市和武汉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读图,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沿途经过A_______山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________,它们源头最初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
(2)读图,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青藏地区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所以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带,该地区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是_______。
(3)川藏铁路的起点成都市与终点拉萨市纬度相差不大,但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