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
A.俄罗斯、韩国 B.印度尼西亚、文莱
C.哈萨克斯坦、俄罗斯 D.印度、越南
2、读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所示的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是( )
A.葛洲坝工程
B.小浪底工程
C.三峡工程
D.都江堰
【2】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被称为( )
A.“水能宝库”
B.“黄金水道”
C.“中华水塔”
D.“鱼米之乡”
3、2009年5月7日晚,一辆车牌号为湘A60820的三菱跑车撞死了斑马线上的行人——长沙大学生谭某,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该车的车牌号可知该车隶属于( )
A. 湖北 B. 江苏 C. 湖南 D. 上海
4、在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之所以独立成一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降水
5、读甲乙丙丁四种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候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
B.乙所示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
C.丙气候类型影响下河流在冬季无结冰期
D.达州的气候特点与丁相似,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6、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咋( )
A.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7、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蒙古
B.缅甸
C.印度
D.日本
8、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对比下面 “上海和成都的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这两个城市纬度位置相近,但是冬季气温差别大,造成两城市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上海距海近,成都距海远②成都较上海地势低、气温高③成都群山环抱,阻挡了冬季风入侵④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明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居具有“南尖北平”的特点
B.人口、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D.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10、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A.保护土地资源是土地利用的核心问题
B.积极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努力扩大耕地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用地,保护草地
11、下列对同里水乡有保护作用的行为是( )
A. 破旧的民居一律拆除,美化环境 B. 对参观水乡的游客数量进行控制
C. 旅游时在墙面上随意刻字、涂鸦 D. 随意向河里丢废弃物
12、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蒙古族
B.壮族
C.藏族
D.回族
13、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的农业属于( )
A.观光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立体农业
14、有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 572.5米,如果山脚某处(海拔372.5米)气温为27.8℃,那么山顶的气温大约是 ( )
A. 25℃ B. 20.6℃ C. 35℃ D. 7.2℃
15、春节时的黑龙江冰天雪地,而海南岛却花红草绿,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 )
A. 海拔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纬度因素 D. 海陆因素
16、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我国主题为:能见蔚蓝。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行为与活动主题不相符的是
A.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
C.购物多使用塑料袋
D.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2】“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
B.水能
C.石油
D.天然气
17、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8、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半壁人口密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特征。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说明( )
A.西部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更早
B.东部地区国土面积较西部地区大
C.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
D.东部地区人口应向西部地区大量迁移
19、2021年10月3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幕。峰会承诺建立统一战线应对新冠疫情,这表明应对疫情( )
A.闭关锁国,不需要往来
B.只能进行强强联合
C.只能依靠南南合作
D.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21、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 .
22、现在,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我们的家乡位于 省。
2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它是地跨亚欧两洲的______洲国家。
24、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
25、以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东部,____西岸。
26、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诸多“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旅游景点,根据你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三大平原中,主力塑造者为黄河的是 平原。
28、人们常用“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9、滚滚长江、滔滔黄河
概况 | 长江 | 黄河 |
源头 | 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主峰______ | 青藏高原上的______北麓 |
注入海洋 | ______海 | ______海 |
河流长度 | 6300多千米 | 5465千米 |
流域面积 | 180多万平方千米 | 75万平方千米 |
流经省区 | 青、藏、______、滇、渝、鄂、______、赣、皖、苏、______(11个) | 青、川、______、宁、内蒙古、______、晋、豫、______(9) |
流经共同省区 | ______省、______省 | |
流经地形区 |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______盆地、______平原 | 青藏高原、______高原、黄土高原、______平原 |
流经气候区 | 高原气候区、______季风区 | 高原气候区、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流经干湿地区 | 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______地区 | 半干旱地区、______地区、半湿润地区 |
主要支流 |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 湟水、洮河、无定河、汾河、渭河 |
主要湖泊 | 洞庭湖、______湖 |
|
水能开发 | ______、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 | 三门峡、______水利枢纽工程等 |
30、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它在干旱地区塑造了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
31、读“中国地势阶梯分布图”和“四地气温及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___洋。
(2)我国地势特征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图中箭头代表降水的空间变化规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沿海向___________内陆递减。
(3)上图四地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是________,年降水量最少是_______,冬季最冷的是_________
(4)我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气候区。图中海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描述该气候的特点______________
32、结合世界地图和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国森林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有一位B国商人从A国进口了一批货物,该货物可能是________ (选填“木材”或“家用电器”)
(2)C地区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下列景观中不能在该地欣赏到的是_____
A.午夜太阳 B.戛纳电影节 C.悉尼歌剧院 D.古罗马斗兽场
(3)E国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其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_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4)根据表格中所出示的气候资料可判断,当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_
33、台湾省与海南省都是我国的主要岛屿,两省之间农业合作广泛,海南省搭建了琼台基地等交流平台。下图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位置及地形图。
(1)析位置:①纬度位置:穿过台湾岛的重要纬线_________,两个岛屿其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第一大岛。②海陆位置:两个岛屿共同临的海是________ 海,降水多,海上交通便利。
(2)看地形:描述海南岛的地势特点_________。
(3)辨气候:两个岛屿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识河流:两个岛屿的河流都具有水文特征是_______。(举出一种即可)。
(5)说农业:两岛屿都可以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
(6)说交通:由位置得出两个岛屿对外海上交通便利,除此之外,从图中可看出两个岛屿对内_________交通也很便利,受地形影响,交通线形状呈现_________状分布。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山脉),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行政中心是____市
(2)C山脉是____,它的东侧是____平原,属于____气候类型。
(3)D山脉是____,它的东侧是____平原,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属于____(干湿区)。
35、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⑴A是 (山脉),它的北侧是 盆地。
⑵C是 (山脉),它的东侧是 平原。
⑶D山脉的西侧是 高原。E是 山脉。
⑷F山脉的走向是 ,G山峰南侧的国家是 。
(5)H山脉是江西省和 省之间的 山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