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最长的外流河和最长的内流河分别是( )
A.黄河、塔里木河
B.长江、黄河
C.长江、塔里木河
D.珠江、黄河
2、下图为“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图”和“中国人口政策调整时间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逐年增加②人口数量先升后降③年平均增长率不断下降④年平均增长率先升后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折线图反映出我国人口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持续增长,其中增长速度最为缓慢的时段是( )
A.1964年—1982年
B.1982年—1990年
C.2000年—2010年
D.2010年—2020年
【3】我国人口政策由“提倡少生”到“全面三孩”的原因是( )
A.我国人口基数大
B.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C.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D.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图中①~④代表我国主要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非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蒙古包
B.②﹣﹣秦岭南,柑橘香甜
C.③﹣﹣森林密,黑土肥沃
D.④﹣﹣水资源匮乏而引黄河水
4、夏季风很少到达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被南岭挡住 B. 纬度高,接近北极和冬季风源地
C. 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 D. 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5、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
A.①土质疏松;②过度放牧
B.①降水集中;②过度垦荒
C.①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
D.①植被破坏;②垦荒造田
6、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D. 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较为均匀,农村人口略多于城市人口
B.人口越多,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C.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增长
8、既临海又有陆上临国的省区是( )
A. 山东、辽宁 B. 广东、山西 C. 山东、河北 D. 广西、辽宁
9、嘉峪关市的人口总数约为23.185万人,面积约为0.29万平方千米,则嘉峪关市的人口密度约为
A.80人/平方千米 B.80平方千米/人
C.125人/平方千米 D.125平方千米/人
10、在图中,甲点的昼长为( )小时,乙点的昼长为( )小时。
A. 0小时 10小时 B. 12小时 0小时
C. 0小时 12小时 D. 24小时 0小时
11、读“民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拥有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B.我国海洋从南往北依次为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C.图中a点和b点位于我国纬度最高的内蒙古自治区
D.我国最南端c点是海南省三亚市
【2】结合地图,下列关于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B.④地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开斋节是主要民族节日
C.我国少数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征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12、下列各地区农作物熟制错误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三熟
B.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C.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D. 海南岛两年三熟
13、世界上著名的围海造田的国家是( )
A.芬兰
B.荷兰
C.波兰
D.爱尔兰
14、下图中,表示陕西省的是:( )
A. B.
C.
D.
15、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经了9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龙羊峡水电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青海省
【2】当地人用“一碗水半碗泥”来形容浑浊的黄河水,这里的“当地人”生活在( )
A.兰州以上河段
B.兰州至河口河段
C.河口至桃花峪河段
D.桃花峪以下河段
【3】三盛公水电站至河口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 )
A.河套平原
B.黄土高原
C.汾河谷地
D.渭河平原
16、读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点是( )
A.冬季寒冷
B.降水均匀
C.四季如春
D.雨热同期
【2】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北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B.②是我国的跨省区域﹣﹣黄土高原,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资源丰富
C.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河马和三河牛是其著名牲畜
D.④是我国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18、澳门的美称是购物天堂。
A.正确 B.错误
19、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
A.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B.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2】甲、丙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 )
A.板块构造学说
B.浑天说
C.大陆漂移学说
D.盖天说
20、下图中的四条线路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阶梯的是
A.甲线路 B.乙线路
C.丙线路 D.丁线路
21、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缅甸。
22、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23、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是:①地形______________,高原山地面积广大;②地势________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4、欧洲西部受海洋影响大,以 气候为主,欧洲畜牧业发达,人们把 称为“绿色金子”。
25、读图,完成各题。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是:
中国邻国:①________②________⑤________⑧________
海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其中内海是________(填字母)
26、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____的影响。随着____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____。随着____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____。
27、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8、南方地区位于_____以南,_____以东.
29、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防灾减灾尤为重要,如何防灾减灾?答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30、综合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成都位于________地理区域。
31、看我国山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①是________,其南侧的地形区A是________。
(2)山脉③是________。
(3)B是________平原,D是________平原。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但易发生山地灾害,常见的山体灾害有________和泥石流。
32、读中国略图,回答问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位于亚洲东部,东临________洋。请描述越南的海陆位置特点:________。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3)与我国陆地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有:缅甸、E________和越南。
(4)我国近海自北向南分别为①________、黄海、东海和南海。既濒临海洋又有陆上邻国的省区乙是________。
(5)我国的陆上邻国共有________个,其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是C________和D________。
(6)丙省的简称是_______;有北回归线穿过的丁省区的全称是________。
33、读“黄河水系图”和“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黄河注入海洋乙_________;是_________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流湖:E为上游与中游分界点__________。
(2)黄河在D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__________平原;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含沙量大,图中F为支流;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__”。
(3)图2中,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A为湖北省的宜昌,B为江西省的__________。
(4)长江是我国巨大的“__________”,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填“上游”或“中游”或“下游”)河段。
(5)长江干流横贯东西,C__________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航运价值极高,被称为“__________”。
(6)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___(填长江或黄河)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和华北地区。
(7)近年来,长江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带每年都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你认为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联系吗?____为什么____?
34、读恩施州位置图和杭州市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铁路、B_____湾、C_____山脉。
(2)恩施在脱贫攻坚战中,恩施可以向经济较发达的杭州输送大量______(社会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杭州市在帮扶恩施州发展经济时,首先要着力改善恩施州的______(具体产业部门)。
(3)杭州市和恩施州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属于世界遗产的分别有______,______。
35、A、B、C、D是我国四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以 为界,该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直,此线以北属 (温度带),以南是 (干湿地区).
(2)B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限,大致以黑龙江的 至云南省的 一线为界,该线西北部人口 (稠密或稀疏).
(3)C线的东南部受 (冬或夏)季风影响显著,该线上主要山脉呈南北走向的是 山.
(4)D线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界限上主要山脉有 、 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