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A.投资国外 B.独立经营 C.股份制经营 D.公私合营
2、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90周年阅舰式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A. 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筹建 B. 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C. 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成立 D. 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的建立
3、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4、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这一规定
A.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B.在全国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使地主丧失了全部土地
D.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
A.22年
B.27年
C.28年
D.30年
6、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两个凡是”的思想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四项基本原则
7、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念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8、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经 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9、下图所示协议的签订标志着
A. 西藏自治区成立
B.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0、在学习建国后中美关系时,李华同学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如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抗美援朝 B.乒乓外交 C.总统访华 D.中美建交
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是 (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12、1949 年 9 月,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对此话的准确解释是中国( )
A.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真正地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D.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3、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士地改革。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着深切体会,下列说法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需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租
B.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加入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共同富裕的道路
D.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4、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歼-5型歼击机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籼型杂交水稻
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6、“一五”计划于1951年开始酝酿编制,经历了以下几个决策步骤(如表所示),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的编制( )
◆①中共中央设置政策议程 ◆⑤多次征求苏联的意见 ◆②计划部门起草计划草案 ◆⑥党中央集体决策 ◆③国家领导人亲自领导编制 ◆⑦由国务院讨论通过 ◆④部门和地方积极参与编制 ◆⑧由全国人大正式审议 通过 |
A.体现了国外经验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B.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
C.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蕴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1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科技人才层出不穷,下列科学家中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18、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19、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将中国南北铁路网和公路网连成一体的交通运输工程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兰新铁路 D.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20、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共同探讨两岸关系。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策,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B. 台湾和祖国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 第一次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
2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26、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决定改北平为北京的会议——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31、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2、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3、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4、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1)小岗村的农民为什么要冒险?从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中,你能感受到小岗村农民具有什么精神?
(2)对照“改革开放的历程”运用具体史实分析小岗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时刻。这个国家和民族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3)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为这个拐点的出现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
(4)请列举广东省的一个经济特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一位老人的智慧)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理论。
(5)邓小平理论是哪次会议上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些问题?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世界排名 |
1978年 | 3.642亿元 | 第15名 |
1990年 | 18.668亿元 | 第10名 |
2000年 | 99.214亿元 | 第6名 |
2010年 | 362.181亿元 | 第2名 |
(6)表格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生产力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