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国向来重视农村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是( )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免除农业税
D.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2、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
B.在文学领域出现了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C.在艺术领域出现了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D.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3、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东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4、2017年两会于2017年3月召开。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上,分别颁布或制定的重要文件是
A.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在四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关于四个时期表述错误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本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6、他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以他的名字名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材料中的“他”指
A.邱少云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7、40多年前,小岗村是有名的“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三靠村”,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很多人纷纷到外地逃荒要饭。导致这种情景发生改变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实施
C.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实行
D. 农村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8、和1978年以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勤劳
B.改革开放后的政策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接受外国的援助
9、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不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 内蒙古
B. 宁夏
C. 云南
D. 西藏
11、如表反映了1978—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导致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
时间 | 1978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6年 | 2019年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133元 | 686元 | 2253元 | 12363元 | 30733元 |
A.投资建设电信网络 B.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C.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D.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⑤平等互利⑥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一号 D.长征一号
14、下图文章的发表与下列哪一选项的关系最为密切?( )
A.坚持修正主义 B.坚持自由主义
C.坚持“两个凡是” D.坚持社会主义
15、下列节日与如图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16、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17、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大讨论的实质是( )
A.对文革的纠错
B.“两个凡是”的延续
C.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
D.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18、面对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中共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A字方 针,重点是调整。“调整”具体是指
A.农、轻、重工业间比例
B.减少一五计划开工项目
C.三大改造的方法
D.中共八大的相关政策
19、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有
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④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昊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是世界五大国之一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21、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22、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6、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28、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9、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0、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31、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此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4、新中国成立后,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新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
(4)我国外交上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