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1969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 D.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有自主权
B.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不实行按劳分配
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 增强企业活力
3、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海南岛
4、交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建设实现惊人跨越。下列成就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公路青藏公路
C.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
D.兰新铁路兰青铁路
5、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特撰文针对最近几年的少数民族电影进行了分析,说它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针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哪些关键词符合史实
①民族区域自治
②民主改革
③王进喜
④西部大开发
⑤经济特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双百”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A.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C.1954年提出来
D.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7、“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漫画(如图)所反映的现象发生是因为
A.开始进行了土地改革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9、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0、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下列符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的有
①公私合营
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④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旨在( )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创建新中国
12、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A.中共八大以后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
13、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建设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7个工业项目,这些“共和国工业长子”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辉煌。这些成就和下列哪一成就同时出现
A. 福新面粉公司
B.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C. 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4、“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两弹一星”
A. 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 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进步
C. 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D. 是“文革”的成果
15、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下图的
A.A B.B C.C D.D
16、“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7、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引起丙到丁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八字方针”的提出
18、历史兴趣小组开设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役专题网站,下列战役能够入选的( )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准海战役 D. 上甘岭战役
19、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些资料。请为这些资料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①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首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③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④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A. 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 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 军事竞争,中国力量
D. 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20、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中共十三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④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3、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7、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9、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30、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31、(大国外交)
(1)请列举两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敌对的例子。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两例即可)
(3)中国在当今世界国际事务中起什么作用?
32、“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此会议的内容有哪些,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4、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如图:
(外交之盛)
材料 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3体现的历史信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人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