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东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 2、“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引起这一变化的是(     

    A.基督教的兴起

    B.庄园制度建立

    C.文艺复兴运动

    D.城市的兴起

  • 3、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日常生活的变化

    B.中国改革开放

    C.群众体育运动发展

    D.互联网的普及

  • 4、“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请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 5、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决议:“......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6、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培养出第一批翻译人才

    B.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7、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特撰文针对最近几年的少数民族电影进行了分析,说它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针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哪些关键词符合史实

    ①民族区域自治

    ②民主改革

    ③王进喜

    ④西部大开发

    ⑤经济特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 8、“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他体现的 “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 9、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导致1958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D. 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10、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以下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有误的是

    A.明末的腐败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

    B.明朝废除了丞相--大大加强皇帝权威和中央集权

    C.清派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国家的交流

    D.清调整野蛮弊政--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11、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对其阐述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科技强军

  • 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3、根据内容判断下面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国外交新局面。如图反映的周恩来总理的外事活动是(     

    A.接见印度代表团

    B.访问印度

    C.访问缅甸

    D.出席万隆会议

  • 15、“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中的讲话:(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正确的是(     

    A.普遍得到了当时农民的好评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 17、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其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抗美援朝胜利

    D.港澳回归

  •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城市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北平

  • 19、《红旗歌谣》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共囊括了300首民歌,其中如图《铺天盖地不透风》应该归于

     

    A.党的颂歌 B.农业大跃进之歌

    C.工业大跃进之歌 D.保卫祖国之歌

  • 20、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使这种说法变为现实的是

    A.自动化技术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现代交通技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 2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 2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 2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7、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 28、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 29、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30、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 32、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在中央支持下1983年哪种土地制度在全国普遍实行?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5)今天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下面提示填空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6)上海哪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7)谈谈你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看法

    (8)2001年12月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绩是加入什么组织?

  • 3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点是什么?新中国外交上的胜利生产了怎样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反分裂国家法》划下红线,有效反制“台独”分裂行径,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规划了广阔空间和前景。正如《反分裂国家法》在维护祖国统一发挥重要作用一样,“港区国安法”将是保护国家安全之法,是维护香港和平安定之法,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之法,是造福香港同胞之法。

    ——摘编自姚志胜《从〈反分裂国家法〉重要作用看“港区国安法”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项目

    图A

    图B

    特别行政区名称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回归时间

    1999

    回归意义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现阶段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在哪里?我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和“港区国安法”有什么重要作用?

    (4)当前,香港繁荣发展,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但少数“台独”“港独”分子顽固坚持“台独”“港独”立场。面对这种现象,你持什么样的态度?请说明理由。(要求:态度明确,理由充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