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A.奔跑飞快
B.脑容量增加
C.后肢粗壮
D.用火和使用工具
2、逃逸是鸟类躲避天敌捕食最常用的反捕食手段。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骨连结角度固定,无法向前伸直,所以不能单足行走只能跳跃。这种蹦跳方式也使得麻雀可以较快起飞,逃离被捕食的危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麻雀遇到干扰会惊飞逃逸属于先天性行为
B.反捕食手段是鸟类适应环境结果
C.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骨连结不能活动
D.麻雀依靠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可保证较快起飞时氧气的供应
3、当尿液中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囊
B.收集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4、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望梅止渴
B.老马识途
C.杯弓蛇影
D.蜘蛛结网
5、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产生卵细胞的场所、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6、生物多样性包括( )
A.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C.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D.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1】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把甲图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了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有关乙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B.2是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
C.2处于吸水状态
D.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8、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以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两个装置中水量应相同,加入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C.该实验装置应放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以免植物枝条缺水干枯
D.一段时间后,用乙减去甲得到的数值,是植物叶片蒸发的水量
9、骨中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
A.骨膜
B.骨质
C.骨髓
D.软骨层
10、下列有关食品保存和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腐乳和甜面酱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作用
B.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是因为抑制了需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D.风干保存食物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1、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
B.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
C.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D.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12、表中的动物类群及其特征与图中关系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Ⅰ | Ⅱ | Ⅲ |
A | 腔肠动物 | 扁形动物 | 有口无肛门 |
B | 环节动物 | 节肢动物 | 身体分节 |
C | 鱼类 | 两栖动物 | 用鳃呼吸 |
D | 鸟类 | 爬行动物 | 卵生 |
A.A
B.B
C.C
D.D
13、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 动物种类 | 形态结构 | 功能 |
A | 蜈蚣 | 身体和附肢分节 | 利于运动 |
B | 鱼 | 身体呈流线型 | 减少运动阻力 |
C | 蛔虫 | 体表有角质层 | 保护,防止消化液的侵蚀 |
D | 家鸽 | 两翼肌肉发达 | 为飞行提供动力 |
A.A
B.B
C.C
D.D
14、下列可用于判断某种动物属于两栖类动物的依据是( )
A.身体表面裸露且有黏液
B.繁殖方式是产羊膜卵
C.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
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一般用肺呼吸
15、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鸡是变温动物
B.蚯蚓的身体分节
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
D.小鸡属于鸟类
16、青蛙是“田园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卵生、完全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胎生、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1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七星岩风景区湿地公园
B.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
C.我们的校园
D.美丽的贺江流域
18、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命起源所经历的过程依次为( )
A.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B.原始生命→有机物→无机物
C.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D.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19、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肺和气囊、肺
B.肺、鳃
C.肺、肺
D.肺和气囊、鳃
20、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沙蚕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水中的阻力
C.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D.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21、完全变态的几个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完全变态的几个时期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2、非处方药标志是____________,消费者可以自主购买。
23、从分类角度看,大肠杆菌、乳酸菌属于___,青霉、曲霉属于______。
2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________。
25、细菌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类关系密切:
(1)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的细菌不含___________,所以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2)与青霉菌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这样的生物称为___________。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生殖,当细胞壁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______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
26、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____ 的多样性。
27、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
28、据实验回答问题: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上的青霉,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是青霉的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_______生殖。
2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____控制的。
30、俗话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利用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分析: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 菌和 菌将落下的花瓣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花瓣就消失了。
(2)落下的花瓣被分解生成了 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 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花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 _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1、下列动物与它的动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32、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这种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______)
33、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不同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类型不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部毛细血管多为连续型毛细血管,如图A所示,其基膜完整,且____连接紧密,只允许____等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使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顺利进行。
(2)肾小球毛细血管如图B所示,该管壁结构有利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作用,保证了代谢废物顺利排出。
(3)如图C所示,分布在骨髓等处的毛细血管又称为血窦,其结构特点是通透性____,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____进入血液循环。
(4)人们发现一些药物可以在很多器官和尿液中检测到,但是脑组织中却没有,推测该处毛 细血管的形态最有可能是____(填字母)。这可以最大限度阻止多种有害物质进入脑部,以维持脑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5)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毛细血管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但都与其 ____相适应。
34、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_________中。
(2)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_________进化来的。
(4)C与蕨类植物相比较生殖过程 __________。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