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有关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
B.用鳃呼吸,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C.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
D.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以下具有外套膜的动物是( )
A.蚯蚓
B.河虾
C.蝗虫
D.乌贼
3、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贴春联的过程中,骨骼肌所起的作用是( )
A.支撑作用
B.动力作用
C.枢纽作用
D.调节作用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
A.利用病毒实现转基因技术
B.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D.利用动物病毒防治虫害
5、“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维持碳—氧平衡
C.降低噪音
D.涵养水源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嫁接时应使甲图中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全部的鸟卵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发育成雏鸟
C.乙图所示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丙图中为鸟类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主要结构是③
7、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及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
A.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B.阴茎——产生精子和输出尿液
C.前列腺——分泌黏液
D.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8、鲫鱼在遇到攻击或危险时会释放告警外激素,引起其他鱼类的警觉和逃避。在一个大鱼缸中,中间用细铁丝网隔出两个区域,可以自由流动水。在A端放入一尾受伤的鲫鱼,使其释放告警外激素,同时在B端放入一尾正常的鲫鱼。观察结果,发现B端的鲫鱼也开始表现出逃避的行为。结合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推测,在A、B小室放入鲫鱼后,中央区鲫鱼的即时反应是( )
A.趋向在A端
B.趋向在B端
C.趋向在中部
D.均匀分布
【2】此实验中,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动作
B.声音
C.气味
D.颜色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告警外激素是由B小室鲫鱼释放的
B.实验说明鲫鱼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分泌告警外激素利于鲫鱼种群延续
D.重复该实验有利于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9、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别是( )
A.分解者、消费者、分解者
B.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
C.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0、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
A.非洲象
B.鸭嘴兽
C.大熊猫
D.大猩猩
11、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海带、金鱼、虾、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树、蚯蚓、蝗虫、蝴蝶等生物归为一类。这样归类的依据是( )
A.按照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用途
C.按照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数量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的植物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
C.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D.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13、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 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
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4、生物兴趣团队在进行研学活动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植物挂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暴马丁香是被子植物
B.暴马丁香是常绿乔木
C.暴马丁香属于丁香科
D.春季适宜观赏暴马丁香的花
15、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能使人患病
B.乳酸菌可以用于食品制作
C.蘑菇、木耳等是真菌
D.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脚癣
16、白萝卜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说明( )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C.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7、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此方法属于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发酵技术
D.组织培养
18、在某一草原上,只有草→A→B一条食物链。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数量变化是( )
A.
B.
C.
D.
19、已知有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D),无耳垂为隐性性状(d),一对夫妻均无耳垂,他们子女有耳垂的可能性为 ( )
A.100%
B.25%
C.50%
D.0
20、某种细菌在环境适应时30分钟繁殖一次,那么一个细菌经过三个小时后有( )个
A.16
B.32
C.64
D.128
21、慢跑是现代人推崇的一种有氧运动方式,请根据甲、乙、丙图回答问题。
(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人体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___、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是由于乙图中[ 2 ]、 [ 5 ]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 ]_____和[ ]_____内有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3)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它是由图丙所示的肌腱和[ ]_____组成的。([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4)运动形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___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22、细菌种类很多,但是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结构,自下而上是 、 、 和 。
24、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人的体细胞内含有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对.
25、草食动物如兔子和肉食动物如狼牙齿的分化不同。狼有门齿、犬齿和____分化。
26、每个分类单位中,生物的数量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_________。
27、地球上的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 、 、病毒等微生物。
28、将大小、体重、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1、2、3.把1号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在其表面涂上一层1﹣﹣2mm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把2号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其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一层1﹣﹣2mm的凡士林油膏;3号青蛙不作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请依据资料回答:
(1)青蛙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发育方式是 发育.
(2)口腔张合最快的是 号,最慢的是 号.
(3)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4)3号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5)实验中要求三只青蛙的大小、体重、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
29、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 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维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 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30、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 。
31、请把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与其具体内容相连接.
32、酿酒、做面包、磨豆浆和做酸奶都用了发酵原理。(______)
33、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寅验的基本方法,定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现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禽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受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____):作出假设是(____):设计实验是(_____):完成实验是(____):得出结论是(_____):表达、交流是(_____).
(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详细的(_).然后提出问题:
(3)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
(5)小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
(6)针对你自己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作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实验设计:(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
得出结论:(______)
34、根据图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①]________从[④]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2)[③]_______中的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
(3)[⑤]_______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②]_________
(4)请写出人体的1个关节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