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为了解释其中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三种环境,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这三种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植被环境 | 裸地 | 草地 | 灌木丛 |
相对湿度 | 70.0% | 74.4% | 75.0% |
温度 | 31.6℃ | 28.6℃ | 28.0℃ |
A.空气湿度大小与蒸腾作用无关
B.树叶散失的水分可增加空气湿度
C.上表中,草地环境的温度最低
D.叶片光合作用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2、下列病毒属于细菌病毒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T噬菌体
C.烟草花叶病毒
D.天花病毒
3、下列不属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是( )
A.前肢变为翼
B.体内有气囊
C.有喙
D.体表被覆羽毛
4、下列结构中,花生和玉米种子共有的是( )
A.胚乳、种皮
B.种皮、胚
C.果皮、种皮
D.两片肥厚的子叶
5、鸟是人类的朋友,只有深入的了解鸟才能更好的保护鸟,下列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鸟都有筑巢和孵卵的行为
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卵壳和卵壳膜对鸟卵起保护作用
D.鸟类的育雏行为是学习行为
6、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蟋蟀、蜻蜓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B.蝴蝶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
C.青蛙是体内受精
D.鸟卵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7、四川的泡菜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一种风味小菜。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C.阻止尘埃
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发酵
8、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B.男性有两种生殖细胞分别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或者含Y染色体的精子
C.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
9、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细长,呈线形
B.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有肛门
10、“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繁殖现象
D.生长现象
11、如图表示菜粉蝶和蝼蛄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乙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甲的发育会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C.菜粉蝶在②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两者都是有性生殖,并且都有蜕皮现象
12、人出生后的发育要经历从婴儿到性成熟的发育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生长发育的两次高峰期分别是婴儿期和青春期
B.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的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C.青春期是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好时机,应与异性疏远
D.月经和遗精的出现是性成熟的标志
13、“蛙声十里出山泉”和“只见年年鸿雁飞”这两句诗句描写的是动物( )
A.生殖行为 防御行为
B.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C.生殖行为 迁徙行为
D.生殖行为 觅食行为
14、“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
A.攻击行为,防御性为
B.求偶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性为,繁殖行为
D.防御性为,取食行为
15、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B.③是气室,能为鸟卵的发育提供氧气
C.图中⑤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D.即使有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鸟卵也可能不会发育
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小鸟喂鱼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老马识途
17、在医学上,人们将绷带、手术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其标准是( )
A.杀死细胞
B.杀死孢子
C.杀死芽孢
D.破裂荚膜
18、大量植树造林对控制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 )
A.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
B.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
C.绿色植物能释放氧气
D.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
19、人类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开的重要标志
B.人类进化的历程依次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人类进化史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0、下图是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甲组处理是不进行运动训练,乙、丙、丁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训练。骨密度是检测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血钙含量越高,骨代谢强度越强。
A.低强度运动条件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最大
B.高强度运动条件下,血钙含量增加比例最大
C.生活中,多进行中强度运动有利于促进骨骼健康
D.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不应该进行体育锻炼
21、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而发生争斗.这属于动物的_____行为.
2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______的存在,使生物和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24、在自然界中,碳是以_______________的形势,不断地在____________环境和生物________________中循环着。
25、学习生物学知识时,用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名词、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概念图。请将“光合作用”概念图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6、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7、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种类繁多、数货大、分布广泛、个体_____、结构_____的生物。
28、 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在医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分娩高很多。塞曼尔维斯偶然发现,一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划伤手指,不久就死亡,其症状与产妇死亡一样。他怀疑产妇尸体中有一种“尸体物质”,经医生的手或手术器械,会进入分娩产妇体内。经观察试验,了解到以下信息:
A.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和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
B.维也纳总医院的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第二妇 产科医生无需解剖尸体;
C.塞曼尔维斯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助产医生在进病房之前用氯水消毒液清洗双手,消毒前后医院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如下表:
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19世纪中叶) | ||
| 1848年前:在用氯水消毒之前 | 1848年:用氯水消毒之后 |
第二妇产科 | 200/10000 | 130/10000 |
第一妇产科 | 2000/10000 | 120/10000 |
请回答:
(1)下列各项中,肯定不是塞曼尔维斯医生认为的“尸体物质”是________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水
(2)分析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统计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上述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死亡率医院分娩高于家中分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今,医院手术器械消毒常用0.5%的亚硝酸钠溶液,又称新结尔灭溶液。现需配置 2000克0.5%亚硝酸钠溶液,需要亚硝酸钠多少克? __________________
29、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_______、能量流和______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_______。
3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请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的部分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32、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______)
33、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你们一定知道很多诗词中也蕴含着生物学知识,比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再比如唐代诗人元稹在《菊花》发出感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___________阶段。
(2)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___,其中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发育。
(3)为了保持菊花的优良特性,园艺师常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菊花,其原因是决定新个体优良特性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
(4)菊花培育者培育新品种菊花时,多采用杂交的方式进行,杂交能使菊花后代具有___________。
(5)诗中“此花开尽更无花”描述的是自然条件下的一种现象,殊不知,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使菊花四季开放。具体做法是:在适宜的条件下,甲组菊花每天给予光照9小时,乙组菊花每天给予光照12小时,连续处理50天,50天后,甲组菊花提前盛开,乙组菊花延迟开花,由此可推测___________可以影响菊花的开花时期。
34、根据蝗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①______部、②______部、③______部。
(2)三个部分中,______是蝗虫的运动中心(填序号);它的运动器官包括三对______、两对______。
(3)蝗虫的外骨骼不仅具有______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具有______的作用。
(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