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依法将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划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进行严格保护。该保护措施属于( )
A.异地保护
B.繁殖管理
C.就地保护
D.特殊保护
2、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中提到无脊椎动物的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
C.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如图为几种岭南水果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几项组合中,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橙、柚
B.橙、龙眼
C.柚、黄皮
D.荔枝、龙眼
4、“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蝗虫体表覆盖鳞片,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缢蛏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C.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D.狼具有发达的犬齿,与其食性相适应
5、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珍稀鱼类的是( )
A.白鳍豚
B.娃娃鱼
C.中华鲟
D.抹香鲸
6、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现存最大的( )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7、CCTV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豆腐乳、酸奶、葡萄酒、酱油等发酵食品,其中主要利用细菌发酵的是( )
A.豆腐乳
B.酸奶
C.葡萄酒
D.酱油
8、下列动物及其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涡虫——扁形动物
B.海葵——腔肠动物
C.蛔虫——线形动物
D.沙蚕——软体动物
9、我县濂溪故里因百亩荷花而吸引众多游客,该花既可观赏,又可药用。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观赏价值
10、李同学用3 种动物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行为,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判断3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 208 | 56 | 7 |
A.乙→丙→甲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11、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该池塘被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A.大鱼
B.小鱼
C.水蚤
D.蜻蜓的幼虫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发生物质的交换
13、秋风习来,湖水微漾,成群的野鸭在湖面戏耍。这是某同学赞美民丰湖的语句,下面有关野鸭的繁殖叙述错误的是( )
A.野鸭体温高且恒定,骨骼很轻,具有孵卵等繁殖行为
B.野鸭的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中
C.如图鸭卵中的①不一定具有分裂能力,需孵化时照蛋观察
D.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幼鸭,③为其发育提供营养
14、下图是蔷薇目部分植物分类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苹果与山梅花同科不同属
B.苹果与海棠的亲缘关系最远
C.苹果与海棠的共同特点最多
D.蔷薇目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比蔷薇科少
15、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青霉靠孢子繁殖后代
C.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D.图中所示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6、下列一组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小狗算术
C.海豚顶球、乌贼喷墨
D.蜜蜂筑巢、狮子捕食
17、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那么新孵化出的小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
A.4条
B.8条
C.16条
D.32条
18、北方有经验的农民,在春季种菜时,白天往往用白色塑料大棚遮盖以透光保温,晚上大棚边缘敞开,主要目的是
A.增强光合作用,减少蒸腾作用
B.减少光合作用,增强蒸腾作用
C.增强呼吸作用,减少光合作用
D.增强光合作用,减少呼吸作用
19、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下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C.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D.类群1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2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做 。
22、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体表有一层坚韧的__,用以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3、夏天脏衣服易发霉,食物易变质,原因是它们具备细菌、真菌生活必须的条件: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要使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苹果,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都能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________,它对动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重要作用。
26、早在达尔文提出以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以前,人类就已经利用“__”的方法培育自己需要的生物品种.例如,利用__培育出肉鸡和蛋鸡等.
27、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C.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足在口腔中进行,口腔的
温度大约是37℃。
请根据所学知识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较长时间的咀嚼馒头能感觉到甜味,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分
解成了 。
②最适合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温度为
③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是或否)
④有同学说:“淀粉在口腔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这
句话中的两个明显错误是
28、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________和____,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_____的反应。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______,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________。
29、关节在运动中既牢固又灵活。在人体关节的三个基本结构中,与加强关节牢固性相关的是_____,关节面上覆盖的一层_____与关节的灵活性相关。
30、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是依靠附肢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__________,奔跑,____________等。
31、将下列的描述同动物的行为连接起来,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3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 )
33、请观察长骨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解剖针从新鲜长骨的表面能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图中的[]___________(请填写 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其上有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有关。
(2)观察纵剖开的长骨,在骨干的外周部,骨质致密,称为_____________。
(3)与骨长长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因此 人在幼年阶段能不断长高。
34、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新冠病毒主要攻击图中结构A使其严重受损,进而导致人体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下降。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作答:
(1)图一中[ ]____是构成人体肺的基本单位,图二所示的是该结构上的扁平的上皮细胞,由____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进。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咳痰的颜色主要以黄色为主,图一中[ ]____是形成痰液的器官 。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时,膈肌应处于__状态(填“收缩” 或 “舒张”),此时肺处于____ 状态(填 “ 回 缩”或“扩张”),肺内气压 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