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
A.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予观夫/巴陵/胜状
D.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各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颀长(qí) 踉跄(1àng) 精神矍铄(jué) 踌躇(zhù)
B.龟裂(guī) 星宿(sù) 丢三落四(1à) 和面(huò)
C.嗤笑(chī) 伛偻(1ǚ) 锐不可当(dāng) 恻隐(cè)
D.淑女(shū) ##dot## 痉挛(jīng) 步履蹒跚(pán) 温馨(xīng)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 《醉翁亭记》欧阳修 )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 ( 《鱼我所欲也》 )
C.录毕,走送之 走:行走。 (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景象。 ( 《岳阳楼记》范仲淹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坚守梦想不易,人们往往不知道是岁月无情地吞噬了梦想还是梦想禁不住现实的打击。
B. 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各地客商的青睐。
C. 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 只见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甲】词和【乙】文两部作品,分别是作者写给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乙】文中的“先帝”是指_________ (人名),他曾经在荆州遇险,【甲】词中名为“_________”的马帮助他成功脱险。
【2】【甲】词相关的历史背景是_____;【乙】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是_________。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蜀国歌舞杂技。
B.(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
C.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蜀国歌舞杂技。
D.(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
【4】【甲】词中的“梦”指的是_________的场景;【丙】文中加点词语“是”指的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5】诸葛亮在【乙】文中追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并且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丙】文中刘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导致的结果会是司马文王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苏轼的《西江月①·世事一场大梦》,完成小题。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②,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③。中秋谁与共孤光④,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一般认为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二年中秋所作。 ②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③妨:遮蔽。④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1】(1)说说“人生几度新凉”一句中“新凉”的含义。
(2)赏析“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的妙处。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远远不止是诗人在记叙一时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写具体的事实,表达他对抽象意义上的人生命运的深沉思忖。
B.“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诗人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
C.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中,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悲情婉约背后旷达的一面。
D.与《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相比,两词都是 借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 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
7、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佛山日报2020年11月3日讯】近日,位于凉山腹地的昭觉、普格、布拖三县,三个由禅城区援建的名师工作室,先后挂牌成立。来自禅城的教育人才支援,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地教育水平,补齐长期以来教育基础薄弱的短板。
昭觉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但教育人才匮乏等因素,依然制约着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如今,来自禅城的教育资源和优秀人才支援,有望推动当地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字。
(2)根据对联知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送给支教的老师。
烛炬 织出 一代心灵 照红 春蚕 满园锦绣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2)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
(4) 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5)实现中国梦,责任在青年。我们应满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积极进取精神,努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语句填写》
(6) 在足坛老牌劲旅曼联队处于低谷,连连失败之时,著名的足球教练范加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梅开二度,毅然地挑起了主帅的大梁。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宽容与智慧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②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请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不少于40个字。
10、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完成下列小题。
我为什么要拿你跟别人比
刘 墉
①今天晚上当乔安娜打电话来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句“她的功课比你好,还是比你差?”而在你答“比我好一点点”之后,我有些惊讶地继续问“你已经是平均九十六点多,她居然还要更好?”这时你似乎有些不大高兴地说:“这又怎么样?我们这一年级还有一个叫阿曼达的女生,平均九十九呢!人漂亮,参加的活动又多,而且还交男朋友!”最后你气呼呼地转头进去,还撂了一句话“为什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我是我,人家是人家!”
多年以来,几乎每次当我将你跟别人比较时,你都会有这样不愉快的反应,而在我与其他家长聊天中,也知道他们的孩子同样不喜欢比,也都曾抱怨自己的父母喜欢比。
②不错!这是一个大的国家,三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任你驰骋。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确实可以不必处处跟人比,而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但是,你更要知道,当你想往高峰爬的时候,便有来自三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土地的精英与你竞争,这也就是你能获得纽约市演讲比赛冠军,到了纽约州却败下来的原因,再想想,就算你能在全州得到冠军,到了全国大赛又还有得胜的把握吗?
③其实从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了这个竞争的世界,我们一方面该庆幸自己能生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生活富裕的时代,一方面也得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正是二十世纪,这个知识爆发时代的竞争。何止科技、知识的竞争,连体育也是如此,想想四十年前的体育纪录,再看看今天的最高成就,当时世界的金牌得主,只怕今天都无法进入决赛,甚至不合参加的最低标准。
④过去的中国你只要在一乡跑得最快,就被人们称为飞毛腿,神气得不得了,因为那是交通不发达,越过一个山头,就换一种口音的时代。但是后来有了省运,有了全国运动大会,进而参加了世运。直到这时候,许多中国人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武侠小说里崇拜的“草上飞”和“浪里白条”,到了世界级的竞技场,只能勉勉强强地殿后。但是也就由于比,人们开始提高自己的准点,追求更高的理想,从失败的痛苦、愤懑中,激发力量,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今天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不是已经凌驾西方了吗?
⑤比,确实不是很愉快的经验。那不愉快,是因为打破了自己编织的“满足的梦”,也可以说是使自己面对了现实。有什么事情,要比你面对敌人,当面交手,来得更真实呢?所以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周瑜更在屡次受挫于诸葛亮之后说:“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为什么老天又要生下诸葛亮呢?问题是,如此推下去,每个比赛的第二名,都忿忿他说“如果得第一名的那个人没有来参加,我就是第一!”第三名的说“如果得第一、第二的人不来,我就是第一!”这世界还可能进步吗?
⑥所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即使得了第一,也应该用相反的方式来想:“只怕是有高手缺席,所以我能得冠军,他如果真来了,恐怕我就是第二!所以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能面对强敌,也才能保持既有的荣誉!”如此,这世界就能不断进步!
⑦记住!不要认为不去跟别人比,就能减少面对敌人的机会;也就能比较快乐,因为你不去比,别人却要来跟你比,这个世界也总是把大家放在一起比!参加入学考试,当有人金榜题名时,就同时有人名落孙山;参加就业考试,当别人入选时,你可能就是被淘汰的;甚至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也是从亿万竞争对手间脱颖而出,才得以受孕成为我们的。
⑧请问你,哪一样事情不是在比呢?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比!不是你高,就是我低!
⑨比,不是狭隘的排斥别人,而是积极地参与大家;是认知别人、肯定自己!是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孟子曾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力者亦若是。这”就是由“比”,进而产生自我期许、积极努力的态度!
⑩最后,我想问你,如果你不心存比的想法,为什么能记得那么清楚,乔安娜总平均比你多了零点五分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3】文中运用周瑜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请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对于文中作者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理解的礼物
[美国]保罗•威利厄德
第一次到魏登先生的糖果铺的时候,大概四岁。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仍能清晰地记得那个只要花几美分就能买到各种糖果的神奇的糖果世界,甚至还能闻到它的香甜味。每当魏登先生听到门前的小铃发出的叮当时,他总是悄悄地走出来,站到柜台后面。他那时已是年逾花甲,满头银发了。
小时候,我还从未见过这么一大堆美味摆在自己面前。要从中选择一种,着实是件伤脑筋的事。每挑选一种糖,我都要先在脑子里想象一下它是什么味道,决定要不要买,然后再考虑第二种。每次看着魏登先生把糖装进小白纸袋,我心里总得后悔一阵子。也许,另一种糖更好吃吧?或者,更耐吃?这时候,魏登先生总是把你选好的糖果用勺子舀到纸袋里,然后停一停。他虽然不吭声,但每个孩子都晓得,魏登先生扬起眉毛是表示在给你最后一个改变主意的机会。只有当你把钱放到柜台上之后,他才把纸袋口一拧,你的犹豫不决也就随之结束了。
从我们家到有轨电车车站得过两条马路,无论外出,还是回家,我们都得经过糖果铺。有一回,母亲带我从城里回来。在我们下了电车往家走时,她把我领进了魏登先生的铺子。 “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她边说边领我走到那长长的玻璃柜台前面,这时,魏登先生也从挂着帘子的门后面走了出来。母亲和他谈了几分钟,而我却望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糖果高兴得发愣。最后,还是母亲替我选了几样,并把钱付给了魏登先生。
那时,我对钱为何物一无所知。我只是望着母亲给人一些什么东西,然后对方就给她一个纸包或纸袋。从此,我心里渐渐也有了“交易”的观念。有一次,我竟决定独自穿过那两条漫长的马路,到魏登先生的铺子里去。我至今还记得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推开那扇大门时,门铃所发出的叮当声。我像着了迷似的慢慢走向摆满糖果的玻璃柜台。
我挑了很多我自己以为很好吃的糖,魏登先生俯身问我:“买这么多,钱够吗?”“够!”我答道,“我有很多钱。”我把拳头伸出去,把用锡纸包好的五六颗樱桃核放在他手中。魏登先生站在那儿朝自己的手心凝视了片刻,然后又对我打量了很久。
“够吗?”我担心地问。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我想,你给得太多了,”他说,“我还有钱找你呢!”他走到那台老式的收款计数器前,拉开抽屉,然后回到柜台边,俯下身,把两美分放在我伸出的手掌上。
这件当时让我觉得微不足道的事情,很快被我忘却了。
六七岁时,我们搬了家。我在新的环境中长大,并结婚成家。我们夫妻俩开了一间鱼店,专门饲养和出售外来的鱼。
一个艳阳天的午后,有个小姑娘由哥哥陪着来到店里。他们俩大概五六岁。我正忙着刷水箱。这俩孩子就站在那儿,眼睛睁得圆圆的,紧盯着那些在水中游来游去的美丽的鱼儿。“哎呀!”那男孩叫道,“我们能买几条吗?”
“可以,”我答道,“只要你有钱。”
“有,我们有很多钱呢!”那小女孩信心十足地说。
说来奇怪,她说话的神情,我似曾相识。他们看鱼群看了好一会儿后,便要我给他们拿几对不同品种的鱼。两人一边在水箱之间走来走去,一边把所要的鱼指出来。我把他们选好的鱼用网捞出来,先放在一个小水桶里,然后再装入一个不漏水的袋子里,以便携带,最后将袋子交给那个男孩。
“好好提着。”我提醒他。
他点点头,又转向他妹妹。“你拿钱给他。”他说。我伸出手。当她那握紧的拳头向我伸过来时,我突然间彻悟到这件事会有什么下文,而且就连那个小女孩接下来将会说些什么,我都猜到了。她张开小手,把手心里的三枚小硬币放在我伸出的手掌上。
顷刻间,我突然想起了魏登先生,感受到他多年前对我的影响和教益是如此巨大。也就在这时,我才明白当时我给那位老人出了个多么棘手的难题,而他却把难题神奇地解决了。望着手里的硬币,我仿佛又回到了他的小铺子里。正如魏登先生多年前所体会到的那样,我深深体会到眼前这两个孩子的天真无邪,也意识到自己有保护或毁坏这种天真的力量。回首往事,我的喉咙哽咽了。那小姑娘带着期待的神情站在我面前。“钱不够吗?”她轻声问。
“多了一点儿,”我竭力抑制着内心的感情,说道,“还有钱要找你呢。”我在装现金的抽屉里摸了一会儿,在她张开的手掌上放上两美分。我站在门口,望着那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提着他们的宝贝沿人行道远去了。
当我转身回店时,妻子正站在凳子上,把双臂没入水中,整理箱中的水草。“你可以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她问,“你可知道你给了他们多少钱的鱼?”
“大约值三十美元的鱼,”我答道,心里仍然很激动,“可是我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我把魏登先生的故事讲给她听。她听后双眼湿润了,从凳子上下来,在我颊上轻轻一吻。
“我还能闻得到那软糖的香味。”我感慨万端地说。当我开始刷最后一个水箱时,我仿佛还能听见魏登先生在我背后的笑声。
(选自方卫平主编《成长的滋味》)
【1】文章有四件事体现“理解”,请根据示范概括其它三件。
①魏登先生理解孩子们买糖时的犹豫,给他们改变主意的机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1)“这俩孩子就站在那儿,眼睛睁得圆圆的,紧盯着那些在水中游来游去的美丽的鱼儿。”请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魏登先生和成年的“我”,明知面前的小孩没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给他们所想要的?从中看出魏登先生和成年的”我”有什么共同特点?
【3】“魏登先生站在那儿朝自己的手心凝视了片刻,然后又对我打量了很久。”针对句中加点词,以第一人称描写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个字。
【4】作者为什么用“理解的礼物”作为文章的题目?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并结合本文主旨,说说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链接一)1951年,有个小女孩写信问爱因斯坦:“地球何时停止转动?”对于这样一个天真的问题,爱因斯坦郑重其事地回复:“地球已经存在了10亿年有余,它何时终了的问题,我的意见是:等等看吧!”
(链接二)临近春节,广州、东莞等城市出现一面面“爱心墙”,其功能是让市民把闲置的衣物清洗整理挂在上面,让有需要的人领走。“爱心墙”的创意来自伊朗,很快流传到多个国家。
12、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