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眉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扫黑除恶队大队长,他深知不仅要战战兢兢破案,更要带出一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威武之师。

    B.虽说已是深冬时节,但绕城而流的沂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黄叶飞舞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C.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D.夕阳西下,晚霞和远山的色彩交相辉映,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 2、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根   食/细慢咽   一千丈/大大落

    B. 桥/别   阴/人不倦   仓皇逃/蹿房越脊

    C. 笑/骗   逗/起帘子   文不值/庭抗礼

    D. 杂/悲   门/衣衫褛   斯底里/尽所能

  •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车迟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B.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上了船长,出外航海。他的手下图谋不轨,关押他并弃他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这块陆地就是他后来游历的慧骃国。

    C. 《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D. 《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本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请写出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1)齐败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夜筹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乃自刎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上卿之礼葬其头   入据陈

    B.许三城   

    C.远而无所至极邪   真无马耶

    D.小大   怅恨久

    【5】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6】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全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你”比作“四月天”主要是为了突出什么主题?(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2诗歌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初三(一班)围绕“成才的关键是能力还是机遇”话题开展辩论会,请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反方确立的辩题是“成才的关键是机遇”,请代表正方确立辩题。

    【2】作为正方代表,请用概括的语言梳理三条辩论提纲,来论证己方观点的正确。

    【3】此次辩论会于本周五下午15点准时在班级举行。如果你是课代表,你将如何邀请语文王老师前来参会指导。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   ,志在千里。

    2)征蓬出汉塞,

    3)   ,西北望,射天狼。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 ,后天下之乐而乐。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7) ,在河之洲。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共15分)

    医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很早就发现蔬菜具有防癌的神奇作用,并指出蔬菜的此种神奇作用不只是因为含有维生素与矿物质,更重要的是拥有许多我们尚不清楚的“秘密武器”。现在这些“秘密武器”已经大体上弄清,计有异鹰爪豆碱、萝卜硫素、苯乙基一异硫氢酸盐、吲哚、萜烯、植物化学钾等。

      切莫小看这些名字稀奇古怪的成分,正是它们在人体内筑起了抵御癌症侵袭的防线。

      第一道防线:植物化学物质阻止人体内致癌物质的形成,消除癌症发生的内在基础。如番茄、草莓、菠菜中的酸类,可阻止致癌物亚硝胺产生;圆白菜与绿菜花中的吲哚,可改变体内雌激素分解为某些致癌物的代谢过程;葱蒜类含有的有机硫化合物,可中和掉人体内的潜在致癌物。

      第二道防线:如果仍有部分致癌物侵入人体细胞,那么植物化学物质即可激发细胞中的蛋白分子,将“入侵者”包围起来,同时细胞膜会自动打开一个缺口,将这些有害物“驱逐出境”。如绿菜花中的萝卜硫素、菜果中的鞣花酸、橘类水果中的萜烯等成分即有此种作用。

      第三道防线:如果已经形成了癌病灶,只要较小直径1~2毫米植物化学类物质就可直接将其消灭掉。如大豆中的异鹰爪豆碱,即可将1~2毫米的小癌灶“吃”掉。

      假如把这些抗癌物质从蔬菜中提取出来,依然能有效地抗击癌症吗?这个问题尚在研讨之中,不能得出肯定结论。科学家主张最好多吃原装蔬菜,而不是热衷于服用其提取物或由此制成的药品,至少目前应该如此。

      如何提高蔬菜的抗癌效益呢?首要的一条是注意多品种搭配,发挥蔬菜的集体力量。美国夏威夷一个科研小组在调查了大量癌症病人的食谱后得出结论:蔬菜的抗癌性来源于整个蔬菜类。他们对332名肺癌病人及865名健康人的试验发现,蔬菜丰富的饮食与肺癌危险性之间确有着可靠的联系,但这种保护人体的作用来源于蔬菜的“集体力量”,而绝非“个人英雄主义”。

      为达此目的,营养学家建议每天进食蔬菜不得少于5种:至少一种富含维生素A,至少一种富含维生素C,至少一种属于高纤维,每周多吃几次叶部或根部蔬菜。举例:清晨吃蔬菜叶,午餐喝菜器,晚餐选择薯类或其他蔬菜,烹调面食或肉食时加入蔬菜,如花菜、胡萝卜等。

      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蔬菜养分的时间性,力争在其养分含量处于高峰期食用之,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也。例如,7月份的番茄维生素含量是2月份的2倍,夏令的黄瓜维生素含量是冬季的2倍,6月份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是隆冬时节的15倍等,这些蔬菜在夏季食用抗癌效果最佳。

      最后,还要考虑到足够的进食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化学家布鲁斯·艾姆斯强调,一个人在一天中蔬菜的总摄入量不应低于总食物摄入量的50%,否则对人体的保护作用难以实现。

    【1】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2分)

    【2】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3】段中的“为达此目的”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2分)

    【4】文章第段画线句子除了举例子、列数字以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5】在介绍提高蔬菜抗癌效益的方法时,采用具体的逻辑顺序是什么?(   )(2分)

    A.由整体到局部 B.由主要到次要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诗句来源于《金缕衣》,原意是强调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而文中运用时赋予了它别样的含义请结合上下文指出来。(2分)

    【7】现在很多小孩从小挑食,更害怕吃蔬菜,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告知他们“蔬菜防癌的真相”,让他们受到启示,从而告别挑食的坏习惯 (2分)

  • 10、人生二维码:简单与专注

    徐 飞

    ①同学们,人生是一柄记忆成长的标尺:义无反顾奔向远方,留得星星点点回忆。此时此刻,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才值得回味?

    ②我担心,“社会是个大染缸”的说法,会不会让你们倍感入世的恐慌?“拼爹胜于拼本事”的乱象,会不会让你们急着去找靠山、拉关系?一夜暴富的股市神话,会不会让你们心浮气躁?

    ③面对这些问题,“简单、专注”或许是一剂良方,这也是我给诸位的毕业礼物——人生二维码。

    ④首先,_______________。一个人对物质的实际需求,其实是有限的。因此,不要盲目攀比,要乐于并习惯于过简朴和简约的健康生活。纵然社会纷繁浮躁、物欲横流,但锦衣玉食、珠光宝气、豪宅香车,永远不应成为你们奋斗的动因,财富多寡更不应成为你们人生高度的标准。

    ⑤其次,追求人际关系的简单。A走出校门,也许你们会因人际关系的复杂学会“来事”和“勾兑”。诚然,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关系都客观存在。但即便如此,还是应该尽量让关系简单些、纯粹些。B希望大家坚守本色,摒弃势利,淡化功利,把宝贵的精力用在事业上。

    ⑥再次,简单起步,持续改进。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理想巨人、行动矮子之人。同学们既要志存高远,更要切实行动。2014年,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评选,我校有3位校友荣膺该奖项。其中有一位是交通运输系1982届校友王争鸣。他在分配工作的第三天就去了现场,几乎两年没有回过单位,更没有回过家,连春节都是在勘测现场度过的。王争鸣从一名普通的外业助理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内尖子。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做,一切都是白搭。

    ⑦最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真理世界和认知系统中最伟大最深刻的东西,同样也是简明的、直白的,正所谓“大道至简”。因此,同学们要学会透过表象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穿过复杂的重重迷雾洞见现象背后简明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和本质规律。

    ⑧扫一扫“简单、专注”二维码,希望你们人生从此变得“专注”。

    ⑨专注,__________。专注当然要知道专注于什么,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点在哪儿一样。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他们之所以碌碌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生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生活就将变得凌乱无序,慵懒苟且。

    ⑩专注,还要持之以恒,勤勉勤奋。实证研究和大数据表明,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才俊、专家或翘楚,一般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以上,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实际上,但凡杰出成就者,他们对事业都执着专注,无怨无悔,甚或如痴如醉。

    ⑪同学们,毕业在即,请你们欣然接受这份二维码,得闲时扫一扫。

    1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写出第④段和第⑨段的中心句。

    2“整天把心思放在如何入‘群’进 ‘圈’、经营人脉,放在察言观色、投人所好,不仅使自己活得很累,长此以往还会扭曲人格、异化行为。”这句是从第⑤段中摘出来的,如果放回原文,应放____ (A,B)位置。

    3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 11、阅读《上三旗》,回答问题。

    上三旗

    田洪波

    ①大画家张子恒画室的木椅坐坏了,准备换套新的。有人给张子恒推荐城西的乔木匠,说乔木匠的产业虽然做得不大,手工也慢,却比较讲究信誉和质量。之前,张子恒从报纸上看过他的报道,二话没说,亲自登门预定。

    ②乔木匠五十开外的年纪,剃着板寸头,头茬泛着丝丝青白,慢条斯理听张子恒讲他的要求。

    ③张子恒的画室三十多平方米,平时常有三五好友造访,喝茶品画聊天。因此,张子恒有意定制六把上好材料的木椅,一款式样讲究的茶桌。乔木匠用铅笔认真记张子恒的话,两道粗黑的眉毛拧着,在一个本子上不断勾画。一应手续办妥,乔木匠让张子恒回家等着量尺寸,言明时间上他会尽量往前排。张子恒这才醒悟,敢情预定家具的人不少,需要按号排队。

    ④张子恒问能否提速,画室没有木椅可坐,好友不便上门交流,时间长了,甚至可能影响他作画的状态。他提了几个建议,乔木匠均摇头,到最后可能觉得张子恒的心态有点儿问题,兀自千笑出声。您安心等着就是了,该急时我自然会急。我们讲究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交货时保证让您满意。张子恒尽管心有不甘,可也没办法,只好离开。

    ⑤张子恒琢磨,这也可能是有意吊他的胃口,似乎不这样,不足以显示自家的活儿好。把这心思说给好友听,好友表示赞同,好友说可能真的这样。俗话不是说得好嘛,无奸不商!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一探他的手艺。但愿奇人有奇处,家具做出来,让你的画室从此增光添色。

    ⑥谈不上望眼欲穿,时间却似乎过了很久,张子恒才等到有人上门量尺寸。乔木匠带着徒弟,亲自前来。张子恒客气地把两人让进客厅,吩咐家人沏茶,微笑说,你那么忙,区区一个尺寸,打发徒弟来就是了,何必要亲劳大驾?

    ⑦乔木匠羞赧道,哪里谈得上什么大驾呀?我得看看您家壁纸是什么颜色的,用什么样的木料配才合适。

    ⑧张子恒心里嘀咕,别是又要给自己贴什么标签吧?嘴上应着,又忙着给两人递烟。两人摆手表示不吸。

    ⑨乔木匠拿着尺子,   (一丝不苟 小心翼翼)地丈量尺寸,徒弟谨慎地在一旁配合着。乔木匠问徒弟一个数字,徒弟答得有些含混,乔木匠的额头上暴起青筋,让徒弟睁大眼睛看仔细了,看清楚了。徒弟的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张子恒解围,差不多差不多。乔木匠瞪起眼睛说,差一点儿也不行!一是一二是二,看准就要叫准,关键时刻不能犯一点儿糊涂!

    ⑩张子恒佩服乔木匠的认真,见缝插针和他聊起来,才知他是满族人,祖上曾是满族八旗兵中维护王朝凤銮的镶黄守卫,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张子恒大为惊讶,是护卫皇子的?乔木匠看一眼张子恒说,一看就知您是知书通礼之人。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称为“上三旗”。其余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和贝子掌管,驻守各地。张子恒问,现在还有家谱吗?乔木匠说,听说老家有,没见过。满族后代,不多了啊……张子恒听罢笑着点头。

    ⑪乔木匠说起准备采用的木料,以及用此木料的道理,张子恒连连称是。其实他心里还画着魂儿,生意人精明,没准儿是设什么套让人往里钻吧?

    ⑫尺寸量完,乔木匠意犹未尽,绕着画室踱起步,谈起摆放木椅和茶桌的设想。张子恒暗时,现今这世道,能有如此认真之人,倒也属凤毛麟角了。但愿他有真本事。

    ⑬接下来的日子又是等,等到张子恒差不多忘了这件事,乔木匠开车带着徒弟,上门送家具来了。乔木匠脸上喜气洋洋的,额头上不断有汗水流下。两人   (一丝不苟 小心翼翼)搬家具,放得也轻,似乎手里擎着的是易碎品,一不小心就会打破了。张子恒啼嘘不已。

    ⑭乔木匠离远眯眼打量家具,又近距离查看一番,才满意地在脸上露出一丝笑。张子恒觉得他未免夸张,计上心来,提出一个把家具和画案对换位置的想法。乔木匠急了,眼睛瞪得很大地说,千万不可啊!这是最佳摆设了,跟您这画室的品性完全匹配。椅子背靠南北两个方向,茶桌居中,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说完看向张子恒,您不会认为我多嘴吧?

    ⑮张子恒笑乔木匠的紧张,心里的顾虑彻底打消了,满意地端详起家具来。

    ⑯乔木匠用手一遍遍抚摸着光滑的木头,满眼爱意。那眼光不似看家具,倒像是面对可爱的亲生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张子恒心里温暖,说,谢谢您的倾心劳作。在我看来,您不是一个普通木匠,堪称大师了。

    ⑰乔木匠朗笑道,您太抬举我了,我本就是个普通木匠。不过我们这个行当,讲究恪守木匠之道。虽然这在当今可能很少有人做到,但我要求自己做到。

    ⑱张子恒连连点头,拿出多一些的钱给乔木匠,乔木匠坚决不收。张子恒只好把两人送下楼,送出小区很远很远。

    ⑲回屋面对光亮的家具,想着上三旗的茬儿,张子恒笑出了声。

    1小说围绕画室换家具事件写了大画家张子恒与乔木匠的三次会面。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会面的情形。

    第一次:_______

    第二次:乔木匠亲自上门丈量尺寸,张子恒心存怀疑

    第三次:______

    2结合文意,在第⑨段和第⑬段横线处分别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

    B. 一丝不苟  小心翼翼

    C. 小心翼翼  一丝不苟

    D. 小心翼翼  小心翼翼

    3乔木匠坚守的“木匠之道”指的是什么?

    4阅读小说后,有同学认为“文中有关‘上三旗’的内容是多余的,可以删掉”。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说明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命题作文:以“我听见你的呼唤”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