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下列关于肌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腱位于骨骼肌的两端
B.肌腱呈白色
C.肌腱由肌细胞组成
D.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2、2022年,我国两栖爬行又添新物种,人们在云南发现了包括河口梭皮树蛙在内的共11种两栖动物和红唇棘蜥在内的8种爬行类。关于以上两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B.它们的呼吸方式都是用肺呼吸
C.它们的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水的限制
D.它们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该实验的变量是( )
A.空气
B.瓶颈
C.细菌
D.肉汤
4、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蛋白质
B.②为双螺旋结构
C.③为遗传信息
D.④为基因
5、环境中的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在“单细胞藻类→小虾→鱼→人”这样一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最多的生物是( )
A.单细胞藻类
B.小虾
C.鱼
D.人
6、“植物人”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其未受损部位可能是( )
A.脑干
B.小脑
C.大脑
D.大脑皮层
7、用红富士苹果的枝条做接穗,野生苹果树做砧木,进行了嫁接。嫁接的枝条上所结的果实是( )
A.红富士苹果
B.野生苹果
C.国光苹果
D.既有红富士苹果,又有野生苹果
8、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阶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结果如图。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阶段 | 实验时间 | 实验处理 |
Ⅰ | 第1~5天 | 无人工光照 |
Ⅱ | 第6~10天 | 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 |
Ⅲ | 第11~15天 | 无人工光照 |
A.增加光照时间,能够提高三类动物的活跃程度
B.第11~15天的结果说明动物的活跃程度完全恢复
C.Ⅱ与Ⅰ相比,活跃程度变化率最大的是腐食动物
D.本实验说明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是有利的
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丙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10、如图是小麦根尖的结构图,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和根伸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11、珍珠是漂亮的饰品,磨成粉还可入药。河蚌体内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鳃
B.足
C.出水管
D.外套膜
12、某同学学习“制作米酒”后,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制作过程: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到适宜温度→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熟米饭后要冷却到适宜温度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酒曲中的细菌
B.加入酒曲后不需要进行高温灭菌
C.蒸熟的米饭相当于培养基
D.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
13、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严重贫血的患者,应给他们输入的是( )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14、下列动物的取食行为,利于植物传粉的是( )
A.蚂蚁取食金合欢
B.蝗虫啃食植物茎、叶
C.太阳鸟吸食花蜜
D.松鼠将松子藏在树洞里、地面下
15、下列关于青蛙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错误的是( )
A.为保护自己青蛙的体色与环境接近
B.青蛙成体只用肺呼吸,完全适应陆地生活
C.青蛙成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可适宜在陆地跳跃,也可划水
D.青蛙幼体与鱼接近适宜在水中生活
16、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爬行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生殖方式为胎生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17、下列动物中,体型呈辐射对称的是( )
A.血吸虫
B.珊瑚虫
C.华枝睾吸虫
D.涡虫
18、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
A.血吸虫
B.线虫
C.蛔虫
D.钩虫
19、用甜酒曲(含酵母菌、根霉和毛霉等微生物)酿制糯米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和酒精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第1~5天葡萄糖含量迅速上升是霉菌在起作用
B.第7~9天酒精含量迅速上升是因为容器内氧气充足
C.食用口味甜、酒味淡的米酒最佳时间为第3天
D.为抑制杂菌滋生应低温保存米酒
20、这个周末阳光明媚,我们去山上踏青,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朵蘑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的细胞有细胞壁,但不属于植物
B.蘑菇的菌褶可以产生大量的种子
C.蘑菇和霉菌都有菌丝和菌柄
D.酵母菌是单细胞细菌,蘑菇是多细胞真菌
21、请说出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________中;体表常有________覆盖;用________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2、有的动物能保持恒定的体温称恒温动物,有的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为变温动物。请在下列动物相关的括号中填入“恒”或“变”。
鲤鱼属于(________)温动物
蝙蝠属于(________)温动物
白鸽属于(________)温动物
青蛙属于(________)温动物
蜥蜴属于(________)温动物
23、根据下列动物的特征回答问题: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E.软体动物 F.节肢动物 G.鱼类 H.两栖动物 I.爬行动物 J.鸟类 K.哺乳动物
(1)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
(2)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的是_______。
(3)有口无肛门的有____________。
(4)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的是____________。
(5)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的是_____。
(6)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外壳保护的是______。
(7)体表有刺细胞的是__________。
(8)身体表面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的是_______。
(9)有辅助呼吸结构的是_________。
(10)真正的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
24、涡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______排出。
25、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________动物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
26、如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该实验是一组 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瓶子口的不同.
27、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
28、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_____。
2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________ .
30、植物进化历程:___→苔藓植物→族类植物→种子植物。
31、将下列生物类群与其对应的特征序号连起来
32、马戏团的狗能用叫声表演“算算术”,狗的这种行为是学习行为。
33、近日,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东非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造成本次蝗灾的罪魁祸首是沙漠蝗虫。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和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草、水稻属于_____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_____。
(3)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图中牧鸡和蛙的关系是捕食和____。
(4)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进行能量流动,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流动_____的特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于_______。
34、下图A——G是常见的几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均填代号)。
(2)B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3)E的___________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___________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辅助呼吸的作用。
(4)C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体表___________。
(5)D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
(6)F类身体由____________构成。
(7)G类是开始具有较为发达的呼吸器官_________,而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