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使用公筷能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被抗生素抑杀
C.进行出芽生殖
D.使用公筷可杀死细菌
2、在探究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需要将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这属于( )
A.接种
B.温暖的地方培养
C.灭菌
D.制作培养基
3、下面是某同学列举的仿生例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仿蛋壳——薄壳建筑
B.模仿长颈鹿——抗荷服
C.模仿蝴蝶——卫星控温系统
D.模仿青蛙——人的蛙泳
4、如图是小秦同学收集的几种植物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②④⑤
B.①的叶片特别薄,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C.②与④相比,不同点主要是②的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④的种子外面有种皮
D.③具备根、茎、叶的分化,属于孢子植物
5、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毒害作用的是( )
A.香菇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鬼笔鹅膏
6、病毒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寄生生活
②离开宿主就死亡
③有细胞壁、膜、质、没有细胞核,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④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⑤进行分裂生殖
⑥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的物质,制造新病毒
⑦所有病毒都对人类有害,应该全面消杀
A.①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⑦
D.①②④⑥
7、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A.狐
B.猫
C.鹿
D.无法判断
8、人们常见的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是(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9、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低等
B.种类越丰富
C.数量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
10、“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成语体现的生命特征是( )
A.生长
B.繁殖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11、在学习生物的分类后,某同学将海带、葫芦藓和肾蕨归为一类,将莲、银杏和小麦归为一类,它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是否有真正的根
B.能否产生种子
C.是否有输导组织
D.是水生还是陆生
12、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极地频现“红色的雪”,这是一种叫做“雪衣藻”的藻类繁殖的结果(如图)。它们原本绿色,但当细胞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并对雪水加以利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
B.雪衣藻细胞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雪衣藻融雪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极为有利
D.雪衣藻没有真正的根,但有茎、叶的分化
13、科研人员在黄山发现新物种“黄山小麝齣”,如图是其上、下颌骨及牙齿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门齿,②为犬齿
B.该动物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C.牙齿分化能提高摄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推测该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14、夏季家里剩余的饭菜极容易腐败变质,其根本原因是( )
A.暴露在空气中
B.湿度过大
C.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气温过高
15、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Dd、dd
B.红色:Dd
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
16、下列叙述不属于蛔虫特点的是( )
A.进行寄生生活
B.运动器官发达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体表有角质层
17、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进行发酵
D.阻止尘埃
18、青蛙不能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D.体温不恒定,分布范围受限制
19、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 )
A.后肢粗壮
B.直立行走
C.脑容量增加
D.快速奔跑
20、人的一生中要特别注意坐、立、行姿态的时期是( )
A.婴幼儿时期
B.成年时期
C.老年时期
D.少年儿童时期
21、“四大家鱼”包括鲢鱼、________、青鱼、________.
22、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
23、如图是家蚕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四种虫态图,请据图回答.
(1)家蚕个体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这种个体发育属于 发育.
(2)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中,主要的区别是蝗虫没有图[ ] 时期,像蝗虫这样的个体发育称为 .
(3)与家蚕发育方式相同的昆虫还有 .(举一例即可)
24、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产生药品,这种技术手段叫______。
25、__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___________。
26、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是______ 国科学家______。他设计了将肉汤放入______ 瓶的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27、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_________)或受到(_________)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来克服,维持其相对(__________)和平衡的状态。
28、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它的身体呈__________对称,在外胚层上有一种特殊的细胞__________可以用来捕食和防御敌害。
29、小组讨论时,有四位同学分别说猫属于哺乳纲、猫科、食肉目、动物门。请你按照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对它们进行排列 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
30、请将下列动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青蛙 B. 鲫鱼 C.水母 D. 家兔 E蝗虫 F 金雕
上面列举的这些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_______;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_____;有气囊辅助呼吸的是 _______;体表有外骨骼的是_______;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动物所属类群填入空格内。
32、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完成的。( )
33、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填字母)转化为有机物,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环。
(2)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图中表示生物体内的碳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_(填字母)。
(3)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戊表示的生物是______,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分析,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图表示哺乳动物关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例:[5]关节软骨)
(1)运动时,用力过猛使①_____从④_____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2)关节周围由[ ]_____包裹着,其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壁还可以分泌_____,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运动灵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