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靠鳃在水中呼吸
C.“安能随蚱蜢,跳踯在泥涂。”蚱蜢有三对翅、两对足
D.“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鹰的视觉发达,能在疾飞中捕食
2、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活动主题是“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无偿献血是生命的接力,是希望的曙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血液的分层实验”时,将新鲜鸡血放入试管中,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抗凝剂
B.②是血浆
C.③是红细胞和血小板
D.④是红细胞
【2】下图是人的血细胞形态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红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
B.②白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C.②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
D.③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3】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小丽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B.输血时优先输同型血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3、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感觉器官触角、单眼、复眼和取食器官口器
D.用气管进行呼吸
4、把小白兔从2℃移到20℃的环境中,其耗氧量的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5、土壤是无数微生物的家园,常见的微生物有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根瘤菌、酵母菌、霉菌等。下列有关土壤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能促进物质转化
C.都靠孢子繁殖后代
D.都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6、小狗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产出,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这种生殖方式的意义是( )
A.提高狗的产仔率
B.保护幼仔免受伤害
C.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D.预防食物短缺
7、蛔虫、鼠妇、水蛭分别属于( )
A.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8、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亚运会共设置40个比赛项目,其中田径就是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的动作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9、普通白色家兔的毛色不会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但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性状的表现仅受环境影响
B.性状的改变仅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
C.性状的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环境改变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可遗传的变化
10、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贴春联的过程中,骨骼肌所起的作用是( )
A.杠杆作用
B.动力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11、小丽发现涡虫后,用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C.身体有前、后之分
D.消化器官发达
12、下列有关生物(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环境影响生物
C.“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有机物
D.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下列人类疾病中,主要是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是( )
A.侏儒症和佝偻病
B.坏血病和糖尿病
C.夜盲症和佝偻病
D.糖尿病和呆小症
14、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可概括为( )
A.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B.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D.古代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15、下图是节肢动物鳃的进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鳃的进化过程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由水生到陆生
B.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性状不能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C.从鳃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出,生物的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定向的
D.节肢动物每次微小的变异经过遗传的逐渐积累,最终可能形成新的性状
16、运动员常需要进行高原训练,训练后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7、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其攻击和防御敌害的利器是( )
A.发达的肌肉
B.触角
C.刺细胞
D.口
18、下图为某家族高雪氏病(一种脂类物质代谢紊乱病)的遗传图谱,Ⅰ,Ⅱ,Ⅲ分别表示三代人,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遗传图谱知,高雪氏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2号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
C.2号个体基因组成的是dd,4号个体基因组成是DD或Dd
D.5和6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75%
19、人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成熟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单位:条)分别是( )
A.46、23、46、0
B.46、23、46、46
C.23、23、46、46
D.46、23、23、46
20、把手插进潮湿的小麦种子堆里,会感觉里面发烫,这是因为种子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1、瑞典植物学家___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22、单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____、_____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____、____等。
2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由水生到陆生。
24、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_____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25、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维持_____中有着重要作用;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6、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优生优育的措施:A_______,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B_______,为咨询对象和家庭成员做身体检查,并调查家庭遗传病史;C_______,在胎儿出生前采用羊水穿刺检查、B超检查或基因诊断等方法;D_______。
28、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______。此种生殖方式常用的方法有扦插、________和_______等。
29、动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并能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
30、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 _____ ”急救电话,如果呼吸停止最常用的急救方法是____________。
31、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32、细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 )
33、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与乙、丙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甲无成形的___________。
(2)乙可通过产生[①]_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
(3)乙和丙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丁为噬菌体,没有___________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34、2019 年 12 月以来,全世界陆续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回答问题:
(1)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判定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属于______。
(2)我们国家新冠肺炎疫苗已大量生产,一般情况下,疫苗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现在国家正在积极给广大人民接无偿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多地医用酒精、84 消毒液等消毒用品短缺,人们用酒精擦拭物品,喷洒84 消毒液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