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测量lmin内脉搏跳动次数的活动中,下列工具最适合计时的是( )
A.室外阳光下的日晷
B.没有秒针的挂钟
C.计时25分钟的沙漏
D.带秒表功能的手表
2、如图所示,小旭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小宁用最小刻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支笔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13.4cm
B.13.420cm
C.13cm
D.13.42cm
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古人用成语“以卵击石”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则在“卵”和“石”撞击的过程中( )
A.“卵”和“石”受力一定等大
B.“卵”受力较大
C.“石”受力较大
D.“卵”和“石”受力可能等大
6、在室温下,小明利用一个质量为100 g的玻璃瓶,设计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600 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350 g.由上述实验步骤,可推算某液体的密度为
A.1.5g/cm3
B.2.0g/cm3
C.2.5g/cm3
D.3.0g/cm3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吹笛子时发出优美的笛声,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
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B.光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雨后彩虹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D.光照到粗糙墙面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45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38cm
11、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在墙上形成影子
B.树荫下路面上的亮斑
C.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D.筷子好像折断了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3、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马戏团的训狗员使用超声波犬笛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关于犬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犬笛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B.由于人耳听不到犬笛的声音,所以犬笛不是声源
C.狗按犬笛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犬笛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4、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15、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早晨大雾弥漫是升华现象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一种凝固现象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出汗”是汽化现象
16、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9m/s
B.8.67m/s
C.8m/s
D.12m/s
17、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8、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图所示事例中无法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摩托车消声器
B.防噪声耳罩
C.道路隔音板
D.噪声监测仪
19、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2
B.4︰3
C.2︰3
D.1︰2
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kg/m3)( )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2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是利用了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入冰箱的冷凝器里,在这里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接着,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液态制冷剂又变成气态。下面关于制冷剂在冰箱内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汽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B.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C.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D.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22、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
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
C.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
D.火焰、工作的手电筒、发光的萤火虫
23、世界著名的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5s内跑了50m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是( )
A.博尔特、羚羊、汽车
B.博尔特、汽车、羚羊
C.羚羊、汽车、博尔特
D.汽车、羚羊、博尔特
24、如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25、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
26、如图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同学都在期待着今年的第一场雪,下雪是一种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下雪时,我们感觉不太冷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28、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即间隔相同时间曝光拍照的方式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图(a)是小明甲、乙两次跑过同一段路程的频闪照片。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甲、乙两次跑步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___________ ;
(2)图(b)所示图像描述的可能是 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的运动;
(3)图(c)所示是小明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 和 t3 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慢的时刻是 ___________ 。
29、小明参加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二是由于小明具有_______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30、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1、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32、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利用卫星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物体温度越高,所辐射的______越强,人们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33、请读出下列测量工具所测出的物理量的大小:
(1)如甲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如乙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如丙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34、完成如图所示测量仪器的读数:
(1)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2)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金属片的长度为______;
(3)常用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
3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 所示,则图_________(选填①或②)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_________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90 | 93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3)从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
(5)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图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_____;
A.B.
C.
D.
(6)如图所示,装水的大烧杯中,浮着一个盛有适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_____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沸腾(填“能”或“不能”);
(7)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c”或“d”).
36、2021年的哈尔滨冰雕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含带回了一只迷你的冰雕小熊,她发现小熊的鼻子是用一块嵌在冰表面的石头做的,且此石块内部形状是多孔蜂窝状的结构。小含刚学了密度的知识,她利用电子秤、溢水杯、量杯等做了相关探究。如图所示,是她做的部分探究记录: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600g;将迷你小熊冰雕非常迅速地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量杯中溢出水的体积是300mL。放入足够长时间后,待冰块熔化完,溢水杯中液面下降,小含称量出此时溢水杯的质量为600g。为了算出吸水石的密度,小含又将量杯中的水再次倒入溢水杯中,使溢水杯的液面刚好与溢水口相平,此时量杯中的水还剩270mL。已知此吸水石大约每36g可以吸收1g的水。为了算出此吸水石的密度,若石头吸水后体积不变,请你帮她计算:(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1)冰雕小熊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现有一同款大型小熊冰雕在冰雕节进行展览,为了供游客拍照,小熊冰雕整体每个部分被等比例放大,即按成年人体积大小1︰1进行设计,则展览的小熊冰雕质量是多少g?(ρ人=ρ水;m人=60kg)
(3)干燥吸水石块的密度是多少g/cm3?
37、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此过程中:
(1)拉力做的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8、学校的一辆送水车,水罐容积是5m3,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1吨,学校距取水处15km,如图是送水车在一次送水过程中的s-t图像,求:
(1)送水车的水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送水车空载(不装水)时的质量;
(3)送水车在20-30min时间段内的速度。
39、如图,利用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A以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0、木块以一定的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斜面,在图中画出木块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41、作图题
(1)画出图中光线的反射光线。_______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