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中有善口技者”,精彩绝伦的口技表演,模仿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反射角的大小是
B.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光斑S右移
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
3、以下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4、下列描述中,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8.5℃
B.中学生跑100m耗时10秒
C.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5mm
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
5、冬季运动会期间,飘落的雪花烘托了运动的氛围,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与雪的形成相同的是( )
A.大雾消散
B.滴水成冰
C.霜打枝头
D.冰雪消融
6、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图所示,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于地面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表的影子长短来读出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当表的影子最短时,此时是当地的正午
C.当表的影子逐渐变长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D.当表的影子逐渐变短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7、新型汽车的车窗采用“智能玻璃”,可自动调节温度和透明度。冬天行车时,车窗出现白雾,其形成的物态变化和智能玻璃的温度调节趋势是( )
A.液化 调高温度
B.液化 调低温度
C.凝华 调高温度
D.凝华 调低温度
8、下列常见的声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站在小溪边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
B.打电话时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回复声
C.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
D.水里的鱼被河岸边的脚步声吓跑
9、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
B.路程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10、学完八年级物理后,小明同学对生活中的物理数据进行估测并符合实际的是( )
A.学校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B.冬天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70℃
C.运动会上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
D.所学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业水平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人能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2、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牛叫的声音( )
A.音调高,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大
C.音调高,响度小
D.音调低,响度小
13、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休息时脉搏每次正常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
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
14、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所示为某段时间降落伞随返回舱一起匀速直线下落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D.以返回舱为参照物,降落伞是运动的
15、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大约为2.5m
B.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100s
C.教室的课桌高度约为1.2m
D.一瓶35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35kg
16、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7、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其中∠1=40°,则入射角及其大小是( )
A.∠1,40°
B.∠2,50°
C.∠3,50°
D.∠4,40°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月球上的岩石被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变大了
B.一块银锭被压成了银饼,其质量变小了
C.一块冰熔化成了水,其质量没有变化
D.1kg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19、当你走向挂在竖直墙面上的平面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的“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中的“你”是平面镜成的实像
C.当你靠近镜子时,镜中的“你”变大
D.镜中的“你”的大小跟镜子的大小无关
20、一个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比较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小不同
B.方向不同
C.作用点不同
D.三要素都相同
2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2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每个钩码相同钩码个数若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的杠杆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此时它处于非平衡状态
B.要使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C.将如图乙所示的两侧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D.如图丙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绕B点从a转到b位置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23、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学校买回了乒乓球发球机,如图甲所示。如果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球,如图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 c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三个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C.使球落向桌面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球机
D.落地时三个小球的动能相等
24、民谣是一种传统文化,民间流传着“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四艾、初五划龙舟”的民谣。下列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我们能看见色泽鲜艳的蜜桃,是因为光照在蜜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粽子出锅时,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划龙舟时呐喊声很大,是因为呐喊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高
25、刘明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在测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杯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g/cm3。
26、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__________,形成“白气”。(②③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___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27、如图:木板上的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都使弹簧发生了 ___________;从结果上看,力的作用效果除与力的大小有关外,还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图甲中弹簧对手的弹力大小为 ___________。
28、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_______(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体压强越______。
29、(1)2019年4月10日,全球六地通过协调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如图,它是根据接收到射线(一种特殊的光,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经过处理而形成的,高能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
(2)周末小彤在广场游玩看到音乐喷泉的上空出现了一弯绚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经过喷泉形成的小水珠折射,从而产生______现象形成的。小彤用照相机给妈妈照了一张像留念时发现像太小,则他应该将照相机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妈妈。
30、如图所示为一名滑雪运动员正在滑雪比赛,根据图中展现出的情景,小强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请你针对他所提的问题作出解答.
问题①:为什么运动员从山坡上下滑时要弯着腰?
答:_____
问题②:运动员为什么用力向后撑雪杖?
答:_____
31、小明到“王興記”吃小笼馒头,发现师傅总是从上层开始拿馒头,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3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的另一端,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_____(选填“手对弹簧的拉力”或“弹簧对手的拉力”)。
33、在一根足够长且粗细均匀的铁管内灌满水后封闭,如果你在一端用力敲一声,在另一端贴近铁管能听到______次声音,他们分别是通过______传过来的。
3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在使用该刻度尺前,首先应该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__。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__________cm的路程,该小球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运动,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m/s.
(2)另外,他还对测量中的一些误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在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卷尺进行测量,其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5、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小明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
3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37、用超声波测定云层厚度的过程中,记录过程数据如下:从地面向云层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同时开始计时,经过16s收到第一次回声,经过18s收到第二次回声,求云层的厚度。(超声波在整个过程中传播的速度均为1000m/s)________
38、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象如图所示,求: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90cm3液体的质量.
39、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力F1的力臂l1及F2。
40、请在图乙中画出杠杆动力F1的力臂L1,及阻力臂L2。
41、如图所示,水中A处有一条鱼,晓明用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打算叉住它.请在图中画出晓明看到鱼(黑点)的光路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