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列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相似的是( )
A.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蚯蚓疏松土壤
C.仙人掌的根系很发达
D.鱼儿离不开水
2、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计划免疫只能预防部分传染病
B.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D.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3、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4、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动物 | 家鸽 | 扇贝 | 蚯蚓 | 青蛙 |
呼吸器官或部位 | 气囊 | 鳃 | 体壁 | 肺和皮肤 |
所属类群 | 鸟类 | 软体动物 | 线形动物 | 爬行动物 |
A.A
B.B
C.C
D.D
5、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
A.胸骨
B.尺骨
C.肱骨
D.脊柱
6、下列例子中,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
B.重庆某地遭遇罕见的蝗灾,紧急请求志愿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路过动物的毛皮上
7、下列关于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寄生
B.真菌使人患足癖——寄生
C.细菌、真菌使面包发霉——寄生
D.豆科植物与根瘤——共生
8、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墨汁”
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9、在西安灞桥区的绿化带曾发现多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它们枝繁叶茂,周围鲜有其他植物,技术人员实地鉴别后,立即采取拔除、焚毁等手段。“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
A.本地原有物种
B.本地新品种
C.外来入侵物种
D.本地变异物种
10、从昆虫学的角度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能吐丝的时期是蚕的整个幼虫期
B.吐丝做茧只是完成了生命的幼虫阶段
C.吐完丝意味着新生命就要开始
D.吐完丝后蚕的生命就结束了
1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吃梅止渴
B.老马识途
C.谈虎色变
D.惊弓之鸟
12、向日葵是非常受欢迎的栽培植物,硕大的花盘艳丽夺目,籽粒饱满,不仅可观赏,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优质油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日葵的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向日葵的花盘是由许多花按一定次序着生在花序轴上形成的花序
C.向日葵的种子萌发时,胚芽最先突破种皮,胚轴伸长,使子叶和胚芽出土
D.花农在向日葵开花时把两个花盘相对碰触,是为了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13、人在步行时,小腿屈曲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行的过程涉及到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需要腓肠肌舒张,股四头肌收缩
C.该过程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D.青少年骨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走路时要注意姿势
14、如图为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B.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真菌菌落往往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细菌菌落颜色多样,真菌菌落颜色单一
15、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 )
①泥鳅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鳄鱼⑥娃娃鱼⑦鲸鱼⑧带鱼
A.①③⑦
B.②③⑧
C.①③⑧
D.④⑥⑧
16、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
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C.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D.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17、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18、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4条、8条、4条
B.8条、8条、8条
C.4条、4对、4对
D.4对、4对、4对
19、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是病毒,其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②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相比,无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
C.以上微生物中③和②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
D.④和⑤都是真核生物,④能产生抗生素
2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后走进教室,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1、H1N1甲型流感是一种由 引起的,具有高度 的 传染病。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了对来自疫区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结确诊者实行隔离治疗等防控措施。
(1)我国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利用了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2)甲型H1N1的基本结构组成是 。
(3)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应为 。
22、四川泡菜主要采用的菌种是________,酿酒主要采用的菌种为________。
23、下面是几种鸟足图,分析比较这几种生活习性不同的鸟足。
⑴标有字母_____的足,适于捕捉小动物;
⑵标有字母_____的足,适于游泳;
⑶标有字母_____的足,适于在树上攀援;
⑷标有字母_____的足,适于奔走;
⑸标有字母_____的足,适于在沼泽地或浅水 滩中行走。
24、享有“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美称的是奥地利的学者__.
25、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概念图,请将图中A、B、C、D、E的内容补充完整.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
26、下图为蚂蚁取食食物的过程,受此过程的影响,生物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②把1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③实验1次后,把蚂蚁放归自然环境中。
(4)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
(5)得出结论: 。
(6)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是: 。
27、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细菌的结构名称:①____,②___,③___,④______,⑤____,⑥____。
(2)细菌的结构中与运动有关的是[ ]_____。
(3)细菌中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____(选填自养/异养)。在恶劣的环境下,细菌可以形成能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叫_____。
28、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_____的浓度,可使_____作用效率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29、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_________。
30、下图是小明在复习“关节”的相关知识,请将该概念图缺省部分补充完整。(填在图中横线上)
1、____2、____3、____4、____,请举例身体上两个关节名称:5___关节、6____关节
31、请将下列各类生物和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用线相连。
3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
33、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明和小清对经常路过的池塘一天天变绿产生了兴趣,经过观察,他们发现池水的表层有许多浮游生物,他们想池水变绿肯定与这些浮游生物有关。
(1)根据上面的材料,他们可能提出哪些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即可)_____。
(2)假如他们想探究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生存是否与阳光有关:
①请帮他们完成探究方案。
器具材料:大烧杯、普通池水(河水)、富含浮游生物的池水、大纸盒等。
方法步骤:
a.在两只大烧杯A、B中分别倒入半杯普通池水(河水)。
b.在A、B两烧杯中各加入三分之一_____。
c.分别将A、B两烧杯分别放置在_____和_____进行培养,温度均控制在25℃左右。
d.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烧杯中浮游生物的生存情况,将观察结果记录下表: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照光培养 | 有一点变 | 逐渐变绿 | 逐渐变绿 | 逐渐变绿 | 逐渐变绿 |
遮光培养 | 没变 | 颜色比第一天黄一些 | 颜色比第二天又黄一些 | 颜色比第三天又黄一些 | 几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全部死亡、下沉. |
②实验现象:照光的池水逐渐变绿;遮光的池水每观察一次颜色变黄一些,几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全部死亡、下沉。
③实验结论:_____。
34、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______;从结构层次上来看,A属于________。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______内的滑液和[⑤]________,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作用。
(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__________(用相关数字排序)。
(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_____处于____状态。请写出图三中的包含的关节名称______(至少写出1个)。
(5)图甲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产生收缩,牵动_______绕过______活动。若运动过度,会使[①] ______从[④]_____中脱离出来,这种现象称为脱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