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华学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
2、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坦岛上矗立着一块双面碑, 一面的碑文是“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一世于此”,另一面是“殖民头子麦哲伦被击毙于此”。以下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
D. 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广大研制人员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可见“两弹一星“精神
A.承载了民族的价值诉求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4、下面年代尺中,标注的某年与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B.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C.1955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D.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5、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的可持续性因素是( )
A. 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B. 都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
C. 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D.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6、“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下列选项中与前文关系较为密切的是 ( )
①电磁感应原理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③《物种起源》
④《人口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一五计划实施、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诞生
8、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9、地区冲突、战争多与美国有关,这说明
A. 霸权主义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B. 国际局势由多极向单极发展
C. 美国在维护世界利益 D. 为避免战争,各国应向美国妥协
10、下表反映了美国政府部分年份进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改革
时间 | 1929 年 | 1935 年 | 1941 年 |
最高税率 | 24% | 79% | 94% |
A. 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 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反映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D. 推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 高速度、低通胀
B. 人民生活改善
C. 信息化、全球化
D. 高速度、低失业率
12、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 )
A.宣政院、伊犁将军
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
C.宣政院、驻藏大臣
D.彭湖巡检司、驻藏大臣
1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A. 重视军事训练 B. 重视政治教育
C. 军事政治并重 D. 宣誓效忠校长
14、下图反映的工人失业状况,是当时美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对此罗斯福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 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 B. 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C. 规定最高工时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D. 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
1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成功”的主要作用是 ( )
A.恢复并发展了经济 B.改善了人民生活
C.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6、去年的“两会”很重视“民生”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17、茅盾认为《新青年》封面图案暗示着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的意思。该观点反映出
A.兴办洋务成为知识分子的追求
B.维新变法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
C.民主共和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18、下面四次国际会议召开时的图片,那么,对这四次会议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由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B. 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特色
C. 都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D. 都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19、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北伐战争
20、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 )发动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苏联
21、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23、________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内容,
(1)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差异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代开通沟通东西方的最早陆上要道——
(3)隋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而开凿的工程——
(4)唐朝见证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文化交流的壮举——
25、交通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
(1)英国工程师 发明的火车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设计制造第一艘以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3)德国人卡尔·本次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是 。
26、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27、________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是《________》。
28、国家之间交往既有合作交流又有竞争博弈。
(1)二战爆发前,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了______军事侵略集团。
(2)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______政策,放纵了法西斯侵略。
(3)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签订了《______》,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29、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的是(_____________)。
30、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________的灵感。
31、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请回答:
(1)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其中市民为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哪座城市?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3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921年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
“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1)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哪两种经济政策?
(2)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什么?
(4)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