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课不停学”期间,有些教师要求同学们在家坚持跳绳来锻炼身体。在完成跳绳运动时,起支点作用的结构是( )
A.骨
B.关节
C.肌肉
D.运动神经
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小鸟喂鱼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老马识途
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超级细菌”。该菌感染几乎遍及全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噬菌体来遏制其生存,下列可用于培养噬菌体的是( )
A.牛肉汁培养基
B.烟草叶片
C.活鸡胚细胞
D.金黄色葡萄球菌
4、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下列关于乳酸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D.可以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疾病
5、《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贾宝玉是一对表兄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他们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B.现时代,表兄妹结婚符合《婚姻法》的规定
C.贾宝玉与其兄长属于直系血亲
D.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6、下列哪一项是用实验法研究动物行为特点的?( )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C.在不施加任何人为影响条件下进行
D.在动物生活的实地进行
7、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运动
8、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Ⅰ可表示有性生殖,Ⅱ可表示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Ⅲ可表示体内受精,也可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C.图乙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B是幼虫,则D是成虫
D.图乙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A是受精卵,则C是幼蛙
9、下列分类单位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属
B.种
C.纲
D.门
10、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下列哪些方面( )
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环境多样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⑤群落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1、下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
12、下列不属于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的是( )
A.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B.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C.避免不必要的注射,避免使用不安全血液及制品
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饭前便后要洗手
13、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中的海蜇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14、如图为某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其中B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表示隐性基因
B.若B基因来自精子,则b基因来自卵细胞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该男性和基因组成bb的女性结婚,后代的基因组成一定为Bb
15、下列动物名称里都有“鱼”字,但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墨鱼
B.鱿鱼
C.章鱼
D.带鱼
16、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17、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其中不包括( )
A.哺乳
B.筑巢
C.求偶
D.产卵
18、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4条、8条、4条
B.8条、8条、8条
C.4条、4对、4对
D.4对、4对、4对
19、阳际峰马铃苣苔于2023年2月正式被确定为全球新物种,由于个体稀少,被暂评为极度濒危物种,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阳际峰马铃苣苔的是( )
①将部分种子收入种质库
②全部迁入植物园进行保护
③在当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在分布地开发旅游景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人的口腔中含有多种细菌,细菌在口腔中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有( )
A.适宜的温度
B.含有营养物质
C.充足的空气
D.三者均是
21、在鸡蛋的结构中, 由受精卵分裂形成; 和 供给胚胎发育的营养。
22、如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 、[ ] 三部分,其表面都被覆着 ,该结构的作用是 。
(2)仔细观察蝗虫的结构[1]和[2],会发现它们有许多 ,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共同特点。
(3)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你认为可采取怎样的灭蝗措施? 。
23、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 组成,靠刚毛或________ 足辅助运动,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4、病毒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5、鸟类的求偶、占区属于 行为。
26、2014年12月15 日, 我市棋山森林公园通过专家组评审, 成功由省级森林公园晋升 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森林、水域、峡谷等风景区,园区内广泛分布着 松、柏、蕨等植物,野兔、鼠、蛇、布谷鸟、麻雀等动物也常被发现。请分析回答:
(1)棋山国家森材公园拥有森林、水域、峡谷等不同风景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类型角度分析,棋山湖属于_________生态系统。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题目列举的生物中没有____________,蕨属于棋山森林公园的_________;蕨多见于棋山的阴暗潮湿处,你认为影响蕨分布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3)在棋山森林公园的“草→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该食物链体现了棋山森林公园的各成分可依靠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的流动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随着景区级别的晋升,前往棋山森林公园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会影响棋山的生态环境。请你为棋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28、填空题
(1)马蛔虫属于________动物,美丽的蝴蝶属于________动物。
(2)恒温动物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动物。
29、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_______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_______和_______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除了家蚕外,还有_______、_______ 。蝗虫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个发育时期,蝗虫一生蜕_______次皮,属于_______发育,类似的昆虫还有_______。
31、将下列动物的运动和与其相适应的器官用线连起来。
①鸟类的飞行 a分节的四肢
②蝗虫的爬行 b由皮膜连起来的翼
③蝙蝠的飞行 c片状游泳足
④老虎的行走 d流线型的身体和鳍
⑤虾的游动 e分节的足
⑥鱼类的游动 f翅膀
32、蝴蝶、蜈蚣、蚯蚓和蜘蛛都属于昆虫。_____
33、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如图是孟德尔所做的豌豆花色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回答:
(1)豌豆的花色、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等在遗传学上都叫做____________;而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叫做____________。
(2)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白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子一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子二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
(3)如将子一代与白花杂交,理论上子代将会出现____________种性状,且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3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蚊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通常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而雌蚊以血液作为食。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等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人类与蚊子斗争的历史由来已久。为了消灭蚊子,人类可谓是想尽办法。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叫做DDT的杀虫剂,它能够大量且有效地杀灭蚊子,起到了防止蚊媒传染病蔓延的作用。但是人们逐渐发现DDT在杀死蚊虫的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而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各国纷纷停止了DDT的使用。
为了找到更安全的灭蚊方法,20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利用射线照射的方法培育了不育雄蚊,然后将其释放到自然环境中。雌蚊通常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蚊与不育雄蚊交配后不会产生后代,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蚊子群体的数量。但是,由于辐射不仅会使雄蚊不育,也会影响它们的生命力,因此实际灭蚊效果并不理想。
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特异性切割DNA的物质。他们将该物质的基因转入雄蚊体内,在雄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精子时特异性地破坏X染色体DNA,使其失去正常功能。研究人员将这种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外,使其与野生雌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交配产生后代。一段时间后发现,蚊子群体中的雌蚊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当繁殖到第六代时,蚊子群体中因缺少雌性已经无法继续繁衍下去。这种遗传不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遗传不育技术具有传统防治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也有生态学家担心,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协调防治传染病和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依然任重道远。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分类上看,蚊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_________纲。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________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________发育。
(2)DDT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还会沿着___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3)上文转基因雄蚊的精子中含有的正常性染色体是_________。它们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后代为______性,从而使蚊群体中的雌雄比例失调,最终导致该蚊群体灭绝。
(4)遗传不育技术可能会使某些蚊灭绝,减少疾病的传播。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它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