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 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抗日战争胜利——取得了民族独立
2、下列事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车——蒸汽机——内燃机 B.汽车——火车——高铁
C.煤炭——石油——核能 D.飞鸽传书——电话——互联网
3、布克哈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这样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 ,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你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4、2 0 0 9 年 3 月 2 3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帮助银行业剥离不良资产的详细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 2 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 6 . 5 % 。该内容反映出 7 0多年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
A. 刺激工业生产 B. 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5、“由平城迁都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楚国吴起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6、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孙武
7、“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的所在”。材料中“回光返照”是指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二次革命爆发 C.护国战争爆发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8、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
A. 陪审法庭
B. 公民大会
C. 元老院
D. 幕府
9、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台儿庄战役
10、阅读下面的歌谣,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战引发革命,二月革命掘沙皇
②临时政府仍反对,十月革命起高潮
③颁发法令得民心,巩固政权不动摇
④列宁领导得胜利,社会主义旗帜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11、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代中国
1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A.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 孙权称王,国号吴
14、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作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中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
思想文化 | 开始形成整体世界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 大机器生产 | |||
| 启蒙 运动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
A.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B. 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
C.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D. 文艺复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工业革命
15、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等问题,这次会议对二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16、林肯在接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时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场大战的根本目的是( )
A.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获得民族解放
17、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的人物是谁?
A. 纳赛尔
B. 曼德拉
C. 甘地
D. 尼赫鲁
18、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A.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B.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C.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D.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19、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与这次会议的相关对应正确的是
A. 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华盛顿会议提出“机会均等”“门户开放”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驱逐台湾的提案
D. 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她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可能亲历的活动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表决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22、“逢十纪念”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传统。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简表。(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
时间 | 史实 | 意义(影响) |
1905 |
|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1914 |
|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
1954 |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1964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23、1895年,《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4、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________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________终结。
25、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和( )
26、内容:
(1)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 )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 );
(3)经济上: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思想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创办( ),开办学校,创办( ),推行文化教育。
(5)社会习俗上:提倡人们( ) 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2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28、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_______。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__。城市的环境_____。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______。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_____也在发生着变化。
2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______成立。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
30、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31、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32、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
33、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
(3)“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为了对付英国工业品的竞争,1789年,美国开始实行以关税为主的贸易保护政策。
材料二:1791年,亚历山大•汉密尔倾在其《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全面阐明了以关税保护美国制造业的论点。在汉密尔顿保护贸易思想影响下,1815年美国将进口关税调高到30%,但由于美国部分工业企业反对,美国国会于1816年决定大大降低进口关税。1816﹣1832年期间,美国关税的贸易保护特征特别明显,耐用品进口关税在1829﹣1832年甚至高达51.55%1848﹣1860年,受欧洲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美国的进口税率从60%下降到了20%﹣30%,结果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861年美国通过了新的关税法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了47%,1890年,进一步提高到了49%
材料三:1875年和1913年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制成品关税水平(单位:%)
国别 | 1875年 | 1913年 |
欧洲国家平均值 | 9.32 | 15.09 |
美国 | 42.3 | 40.8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田素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1783﹣1933》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世界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