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噪声污染防控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录播教室的内墙常用吸声软装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院楼道上常见的“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建筑工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将蜡烛从B点对应的位置往C点对应的位置移动时,成的像逐渐变大
C.当蜡烛处于B点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蜡烛处于A点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小明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4.42cm、4.43cm、4.94cm、4.42cm、4.44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42cm
B.4.4275cm
C.4.43cm
D.4.53cm
4、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5、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Hz
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6、一只总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某酒店门前的防疫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人远离机器人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小
8、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是甲的密度的2倍
B.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11、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8m/s;跑到中间(50米处)的速度9m/s,冲过终点时的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m/s
B.9m/s
C.10m/s
D.13m/s
12、下面是小明同学“声现象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物体的振幅越大,其响度越小
D.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将一金属块(ρ金属>ρ水)浸没在装满水(ρ水=1.0×103kg/m3)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克。若将其浸没在装满酒精的容器中(ρ酒精=0.8×103kg/m3),关于溢出酒精的质量(不考虑实验操作中其他因素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等于8克
B.可能大于8克
C.一定小于8克
D.可能小于8克
14、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6、如图所示,甲、乙(,
)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它们上部分别水平切去
、
后,甲和乙剩余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若
,则
___________
(选填“>”“=”“<”),若
,则
___________
(选填“>”“=”“<”)。
1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居民区附近公路的两旁安装隔音墙
B.建设高架道路
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D.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8、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一种光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光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色光
D.绿色光
19、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B.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20、如图所示是塔式太阳能电站,地面上有许多面镜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同一个位置,从而利用太阳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镜子都是凸面镜
B.镜子在反射时遵守反射定律
C.每面镜子反射时的反射角相同
D.太阳光射到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21、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所示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22、为了中小学生在清晨或夜晚出行的安全,校服设计者增加了具有强反射性能的反光警示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光源
B.看到黄色的反光条是因为发生了色散
C.光被反光条反射后传播速度大于
D.能够看到反光条是因为光在反光条表面发生了反射
2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s′与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s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图中各图的纵坐标s′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横坐标s表示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其中正确反映了二者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4、妈妈让小明到菜市场买的鸡蛋,小明应往食品袋中装的鸡蛋个数约为( )
A.5个
B.15个
C.30个
D.50个
25、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则汽车速度为___m/s。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轻质滑轮分别匀速提起重力为10牛的物体,能省力的是________滑轮(选填“甲”或“乙”);甲滑轮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________。若不计摩擦,F1的大小为________牛,A、B、C三根绳子中,所受最大的拉力与最小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若物体都上升了0.5米,则两个力所做的功之比为________。
27、小刚做家务时发现,切成正方体的豆腐块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其形状与下图的第______幅相似,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其密度与放入时相比将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28、(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_______)
(3)如图所示,作出图中物体AB的像(要求保留画图痕迹).
(_______)
29、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返回时间下午,“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3天后,返回舱于9月28日17点31分安全着陆,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
(1)火箭在发射时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并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该物态变化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目的之一是取回放在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在地面上总质量为3kg,那么在太空中它的质量_______3k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0、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
31、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_______;矫正远视眼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
32、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3.12cm、3.13cm、3.13cm、3.53cm、3.13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_____,物体的长为 ___________,多次测量是为 _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将其_____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也可保持入射角不变,把激光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平移一段距离.
34、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用1N的推力推书,书没动,则书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推力增大到2N时,书匀速滑动,此时摩擦力为 N;若突然停止用力,书减速滑动,则此时摩擦力为 N.
35、如图是“圆梦组”和“牛顿组”同学们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圆梦组”发现杠杆如图甲左端低右端高,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位置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调好后,两组分别按图乙、丙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乙”或“丙”)实验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
(3)“圆梦组”通过分析测得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3 | 4 | 4 | 3 |
|
|
|
|
请你对“圆梦组”的分析做出评价:_____。
(4)实验结束后,“牛顿组”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两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6、如上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 m、舰宽70.5 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 t。
(1)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牛(取g=10N/kg)。
(2)2012年9月25日,该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 当舰载机着舰后,浮力将______ (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3)歼一15降落着舰后,虽受阻拦索作用并关闭发动机,但飞机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歼一15具有_____。
37、有一个体积为0.5dm3的铁球,质量为1.58kg,问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铁=7.9×103kg/m3)
38、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温度是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9、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0、在图中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41、在图中,画出物体B受到的浮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