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秒
D.帕斯卡
3、在“双减”政策之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小强参加了学校开设的乐器社团,一天他正在练习吹奏竖笛,课后小强结合刚学习的物理知识明白了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4、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配戴AR眼镜对旅客点头示意,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就可识别旅客身份。AR眼镜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球面镜
5、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撞击声响度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撞击月球产生的声音音调太低
D.月球受到撞击时不产生振动
6、在你观看试题的过程中,试卷在你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A.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正立的实像
7、关于下列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在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罐底产生白霜——凝华现象
B.图乙,人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蒸发吸热
C.图丙,使用铁水浇筑工件——凝固现象
D.图丁,夏天的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汽化现象
8、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10、小珠拿起一张公交卡,如图所示,关于它的相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公交卡宽约5cm
B.公交卡长约15dm
C.公交卡质量约700g
D.公交卡质量约0.7mg
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甲图,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B.乙图,鸟在水中形成倒影
C.丙图,海市蜃楼
D.丁图,日偏食
12、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1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用激光笔照射水中的鱼,那么只要对准鱼在水中的像即可照到鱼
B.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C.雨后晴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地方是积水,发亮的是土地
D.站在岸上的人,看池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14、有四个1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菜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菜油>ρ酒精)( )
A.酱油
B.纯水
C.菜油
D.酒精
15、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16、下面是小明学完长度的测量以后总结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对同一个长度,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刻度尺,正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C.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D.对同一个长度,认真测一次就够了,多测量几次无法减小误差
17、“小明,该交作业了!”小明听出这是物理课代表的声音,他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节奏
18、炒酸奶是夏天很火的一种食品,将酸奶和挑选的水果坚果等一起倒在一块铁板上,用铲子充分搅拌,制作动作象炒菜,故称之为炒酸奶,搅拌充分后抹平,稍等片刻最后得到块状或片状的成品,下列论述分析正确的是( )
A.炒酸奶的铁板很烫
B.炒酸奶时铁板附近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盛放炒酸奶的碗外壁过一会儿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D.酸奶在变成块状或片状的成品过程中需要吸热
19、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反映“铁化如水”时温度—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mL
B.我们平常使用的笔的质量约为0.5kg
C.上自习课时,同学们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0.3s
D.初三同学一拃(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20cm
21、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2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或情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B.乙图中,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将其放入热水中体积变大,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了
C.丙图中,通过降低温度使可燃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更方便运输
D.丁图中,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火的温度太低了
23、小明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当他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90cm、1.91cm、1.89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89cm
B.1.90cm
C.1.91cm
D.1.9cm
24、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
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牛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
25、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向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大量的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形成的
26、如图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这与卢瑟福建立的原子________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__就相当于行星。该模型中原子核带________电,它是由质子和________组成的。
27、如图为小锐家墙壁上的15块镜面墙贴,对着墙贴哈气时,镜面会变模糊,这个过程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气体液化;沙发在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整个沙发在每块镜面墙贴中所成像的大小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28、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N,此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 kg.
29、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人能听到20Hz~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我们叫做______。
30、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就有光学、力学、声学、磁学、热学方面的内容,其中记载冰透镜“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1)冰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2)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眼;
(3)“以艾承其影”中“影”的位置是指冰透镜的______;
(4)冰块熔化变薄,与熔化前相比需将冰块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物体才能将物体点燃。
31、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则甲、乙两同学的重力之比为___________,若乙同学重540N,则甲同学重___________N。
32、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
33、(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______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__。
(2)图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 ___________。
34、寒冷的冬天,窗户上有时会有冰花,这是__________现象,冬天家人团聚时,爱吃火锅,光滑细嫩的冻豆腐是涮火锅的必备菜品,它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3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 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 小明应选用_______(填“甲”或“乙”) 装置来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除了需要温度计外, 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 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丙可知, 冰是_____(晶体/非晶体),原因是______,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min; 第 3 min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
(3)若小花同学和小明也采用了一样的实验装置, 但冰熔化时间太短, 根本来不及记录温度和观察状态, 请你帮助她想一个在实验中能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_________。
36、一摩托车追赶在它前面相距120km并以50km/h的速度行驶的卡车,摩托车追了270km才追上,求摩托车的速度.
37、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物体的示意图。
内物体匀速上升
,工人拉力
的功率为
,拉力
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是
,不计绳重。求:
(1)内工人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对绳子的拉力;
(4)若工人体重,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则当工人竖直向下用力提升重物时,人对地面的压强。
3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 8m/s 的速度行驶 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 路上以 20m/s 的速度行驶 20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9、如图是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试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______)
40、如图甲所示,当人用曲臂将重物端起时,人的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请在如图乙所示的杠杆示意图上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B处受到的阻力F2。
41、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