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金昌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画线标记观察赤小豆幼根生长的过程,一周后幼根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

    B.实验说明幼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是不同的

    C.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是相等的

    D.实验说明幼苗的根是依靠根尖向下生长的

  • 2、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B.

    C.

    D.

  • 3、下列诗句中,哪句体现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4、野外考察中发现一种动物,它生活在陆地,体表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 5、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鲤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秦岭蝮蛇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大山雀的足纤细善于抓握,其主要生活在林间

    D.秦岭大熊猫牙齿分化,其门齿可以用来撕咬食物

  • 6、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存不需要(  )

    A.氧气

    B.水分

    C.有机物

    D.适宜的温度

  • 7、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的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都属于变态发育

  • 8、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狼→羊→绿色植物

    B.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C.草→昆虫→蛙→鹰→分解者

    D.细菌→羊→狼→绿色植物

  • 9、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A.某地区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等农作物因虫灾而减产

    B.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特定的声音提醒同类

    C.通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小鼠能够学会在迷宫中快速的获取食物

    D.蜜蜂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 10、受精的鸡卵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A.卵黄

    B.卵白

    C.系带

    D.胚盘

  • 11、下列有关人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是胚胎发育阶段

    B.青春期最明显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C.青春期结束时,生殖器官已完全发育成熟

    D.月经的到来,表示一个女性已经具备了生殖基础

  • 12、蚯蚓在干燥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蚯蚓穴居生活怕干燥

    B.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C.血液循环不通畅

    D.不能呼吸,窒息而亡

  • 13、如图所示,在两个不同地层中,发现了A、B两种生物的化石,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B的进化与遗传和变异无关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

  • 14、鲨鱼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中华鲟、海马

    B.黄鳝、章鱼

    C.娃娃鱼、鲍鱼

    D.鳙鱼、鱿鱼

  • 15、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活动主题是“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无偿献血是生命的接力,是希望的曙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血液的分层实验”时,将新鲜鸡血放入试管中,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抗凝剂

    B.②是血浆

    C.③是红细胞和血小板

    D.④是红细胞

    【2】下图是人的血细胞形态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红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

    B.②白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C.②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

    D.③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3】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小丽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B.输血时优先输同型血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 16、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在陆地生产卵

    D.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 17、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分工的是(  )

    A.乌鸦

    B.蚂蚁

    C.蟑螂

    D.蝗虫

  • 18、2023年4月21日,在外旅居20年的大大熊猫“丫丫”顺利抵达上海,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让“丫丫”能顺利度过跨洋旅程,饲养员对“丫丫”进行笼箱的适应训练。下列对“丫丫”能适应笼箱生活的这种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与遗传因素无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生物圈包括(       

    A.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C.大气圈、水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 20、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描述中的插柳属于下列哪种繁殖方式(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种子繁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性状就是生物体   等特征的统称。

     

  • 22、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小明观察过黄蜂的生殖:雌黄蜂在交尾后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然后把捕捉的猎物麻醉置于穴道内,接着在穴道中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爬出。子代虽然没有见过亲代,如何完成这些程序,但当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的同样程序。

    资料二: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19只失去幼崽的母狼,闯进一户农含街走了一个婴儿。几年后,人们在山林里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当“狼孩”被从狼群中救出后,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他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只爱吃生肉。最终他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去世时只有10岁。

    资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了南极的马里恩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到了小岛上。两年后,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了四只家猫,结果,老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

    (1)资料一中,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__行为,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2)资料二中,“狼孩”“赤身棵体”“嚎叫”“用四肢爬行”“撕咬生肉”,的表现是在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___而获得的行为。  

    (3)小明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_________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_____________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资料一中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法。

    (5)动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作用,资料三说明动物起了哪种作用?_____________。从资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 23、人体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

  • 24、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和前肢长短存在着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___________。

    2说明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变化相____________________。

     

  • 25、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

  • 26、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行为?

    (1)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而格斗。______

    (2)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   ______

    (3)青蛙的冬眠。   ______

    (4)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______

    (5)蜻蜓点水。   ______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E.节律行为

  • 27、啄木鸟被称为“_______”,_______被称为“农田卫士”。

  • 28、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是___________

  • 29、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人类与养育人类的地球和谐发展。

  • 30、脊椎动物在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依靠骨、关节和______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人的血型也是一种性状。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2021年5月9日,三亚水稻国家示范点传来喜讯,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1004.83公斤。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是高品质的软米,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水稻的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为研究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2400

    0

    2

    有芒×无芒

    1200

    1200

    3

    无芒×无芒

    600

    1800

    (1)袁隆平团队培育超级水稻多利用水稻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后代具有___的遗传特性。

    (2)水稻稻壳顶端有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

    (3)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基因用T、t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4)第3组两个无芒的亲本产生有芒的后代,这在遗传学上叫做___。在第3组后代的1800株无芒植株中,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植株在理论上数量应有_______株。

    (5)2021年5月22日,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离开了我们。“禾下乘凉梦”是袁爷爷的中国梦,梦想到禾下乘凉,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你认为要实现“禾下乘凉梦”可能会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__

  • 34、下图是常见的植物、动物照片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某兴趣小组将上述动物划分为两类,其中蝗虫、蚯蚓为一类,家兔、鲫鱼、青蛙、海龟为一类,你认为这样划分的分类标准是______

    (2)图中无器官分化的植物是_____,仅具有茎、叶分化的是_____,能够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_____,请将图中家兔、鲫鱼、青蛙、海龟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排列次序依次为:_____(用字母表示)。

    (3)在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除根据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作为重要依据外,还往往把____作为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4)气体进出蝗虫的结构是_____,该结构在蝗虫身体分部的分布位置是______

    (5)真正能够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有_______

    (6)家兔后代的成活率高,这主要与其具有______的特征有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