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中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都具有的是
A. 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C. 人类信息时代来到
D. 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失去了政治尊严。非洲国家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平等,找回“政治尊严”的史实是( )
A.印度独立 B.纳米比亚独立
C.古巴建立革命政府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3、2020年5月16日11时53分,“玉兔二号”月球车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迎来了第18月昼工作期。回望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开启飞天之旅
4、1938年,丘吉尔演讲时说道:“一切都过去了。缄默的、悲哀的、被抛弃的、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在黑暗之中。”这句话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
A.珍珠港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慕尼黑会议
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美苏在二战期间结成了同盟,共同抵御来自法西斯国家的威胁,但这种同盟关系在战
争结束后很快破裂,破裂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6、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7、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史实 | 结论 |
A |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B |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
C |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 标志着所有亚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
D |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结束了英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 |
A.A
B.B
C.C
D.D
8、设计知识简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面是世界上一些重要会议的简图,其中签订《凡尔赛和约》的是( )
A. 1919年 B. 1938年 C. 1942年 D. 1945年
9、请选出与下列对联对应的时间和历史事件:
(1)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2)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宽,呈现瑞气千祥
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大革命”
④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成就喜人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10、人口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下图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南北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对比(人口单位:万户),对此表述有误的是
朝代 区域 | 西汉 | 唐朝 | 南宋 | |||
人口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比例 | |
南方 | 247 | 19.8% | 392 | 43.2% | 1122 | 62.9% |
北方 | 998 | 80.2% | 515 | 56.8% | 662 | 37.1% |
A.人口南迁是南方超越北方的因素之一
B.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C.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人口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11、2016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该国际组织是
A. 三国协约
B. 北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12、“南宋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南方手工业进步
C. 南宋商业繁荣 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现状》的历史图片展。以下材料中不该选用的是
A.阿拉法特照片 B.《中东战争示意图》
C.《巴勒斯坦地区图》 D.《科索沃战争示意图》
14、从下面两则材料推断,阻碍美国和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是( )
A.缺乏自由劳动力
B.资金严重匮乏
C.产品缺乏竞争力
D.国内市场不统一
15、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这也是中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中国人离建立强大海军的梦想又进了一步。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16、东汉末年至宋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方相对稳定
B. 北方人口的南迁
C. 南方自然条件好
D. 政府采取有利的政策
17、《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8、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年
①废除科举制 ②京张铁路的开始修建 ③中国同盟会成立 ④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靑年杂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
①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②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
③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④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
①《雅典政治制度》
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马可˙波罗游记》
④《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________发展道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等级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________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________。
22、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城市名称。
(1)六朝古都金陵城,近代中国由此开始________
(2)物华天宝人杰昌,军旗升起英雄城________
(3)南湖圣地有游船,开天辟地共产党________
(4)一夜崛起的城市,改革开放的窗口________
23、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5、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26、德国天才的作曲家——______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 1804 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_______和_______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渴望。
27、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8、成果: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________变成强盛的________。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29、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30、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________的灵感。
31、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完成统一是在何时?西汉前期,汉政权西北部面临哪一个民族的威胁?
(2)为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就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不超过50字)
(4)汉武帝对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处理与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关系?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3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表现?
你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有何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冷战”指的是什么?开始和消失的标志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态度?本世纪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有人说,是挑战。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出其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