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2、40年前的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组关键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这篇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正式建交
3、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4、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 )
A. 地区冲突 B. 民族矛盾 C. 宗教纷争 D. 霸权主义
5、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下列人物与治国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
A.墨子﹣﹣以“礼”治国
B.孟子﹣﹣“无为而治”
C.韩非﹣﹣以“法”治国
D.庄子﹣﹣“仁政治国”
6、“如果流动的油河能够映出天上的星座,你该是那浩瀚中最明亮的一颗”。诗句赞美的艰辛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是
A. 雷锋 B. 孔繁森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7、下图是二战中一次登陆战的战役图解。这次登陆战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是
A.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B.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促成二战迅速结束
8、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 十月革命胜利后
B. 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C.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9、“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段话出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记者兹贝格的对话,这表明
A. 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B. 当时的苏联已成为世界霸主
C. 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 美苏合作就可以避免战争
10、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对所学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演说时说:“同二战结束时相比,我们遇到了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挑战。”“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崛起 D.美国经济的滞胀
12、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是
A. 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 纳米比亚独立
C.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 利比亚独立
13、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映了
A.文化专制的加强
B.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14、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6、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四书》《五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必读教材。其中《论语》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目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7、中国近代史上对外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沉浮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拓展了法国的疆域
B.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 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19、“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选项 | 史 实 | 结 论 |
A | 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 | 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 |
B | 1955年,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 |
C |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 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D | 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 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
A. A B. B C. C D. D
20、(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一官员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加横线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A.一战、二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二战、冷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2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______签署《______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形成
22、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23、填空题
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成立于1945年,以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
(2)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有自己单一货币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3)英文缩写为“APEC”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25、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27、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28、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29、1947年,村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错误: ;改正: 。
30、清朝,雍正帝时设立____,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_____。
31、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对欧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2、战后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33、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4、材料一:1939年二战欧战爆发后,罗斯福宣布美国保持中立。他倾向于支持英、法一方,但由于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只能试探着前进。直到1939年10月和11月,参众两院才分别批准修改中立法,推销武器军火禁运条款,实行限购自运原则。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标志着美国摆脱中立,是走向参战的决定性一步。1941年8月中旬,罗斯福与丘吉尔举行大西洋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明了美英两国对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正义立场。尽管罗斯福做了很大努力,使美国民众认清法西斯国家对美国的危害。但大西洋会议后不久,在美国举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74%的人仍旧反对卷入战争。
材料二:1941年7月24日,日军又进驻印度支那南部。25日,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在美资产。12月1日,美国又禁止向日本出口一切可作为飞机燃料的石油产品……12月8日,罗斯福抓住时机,立即向国会提出战争咨文。在国会进行表决时,只有1票反对,于是顺利通过了对日宣战的决议。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出美国总统当时政治愿望是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导致美国总统罗斯福政治愿望实现的不利、有利因素。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政治愿望的实现对世界产生了怎样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