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典文学“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描写的是蝴蝶的(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
2、下列动物中,胚胎发育在母体内进行的是( )
A.白鳍豚
B.企鹅
C.蛇
D.青蛙
3、现有已知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占了95%以上。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身体有两个胚层
B.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C.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生殖器发达
D.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均生活在陆地上
4、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气管,b是肺,c是气囊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a→b→c
C.b和c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b能辅助呼吸
5、关于“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的是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同一探究条件下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6、水母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是( )
A.刺细胞
B.眼点
C.气管
D.芽体
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有关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
A.家兔的盲肠粗大,与消化肉食性食物相适应
B.家鸽的气囊储存空气,能辅助呼吸
C.河蚌有坚硬的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D.蝗虫体表被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
8、在农田中,大雨过后往往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B.土壤中缺少食物
C.土中水多,氧气少,无法呼吸
D.地面上温度高,有大量食物
9、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发布的数据,2022 年我国艾滋病、肺结核的全年累计发病数分别为11297 人、58638 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结核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致病细菌
C.艾滋病病毒离开活细胞不会立即死亡
D.结核杆菌的荚膜有保护作用,与生殖有直接关系
10、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 mL血液):
激素名称 | 小 狗 | ||
甲 | 乙 | 丙 | |
甲状腺激素 | 3 | 0.1 | 2.8 |
生长激素 | 6 | 5.8 | 0.1 |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狗切除的是(脑)垂体
D.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
11、下列科学家与其事迹对应错误的是( )
A.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B.巴斯德——证明了细菌来自空气中
C.苏云金——发现了青霉素
D.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病毒
12、一年生植物到秋天死亡,它们却能够利用种子过冬,就像许多昆虫能够利用卵过冬一样,这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这种现象利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是( )
A.遗传变异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环境进化的结果
13、生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 )
A.下雨天,蚯蚓从土壤里爬出来
B.蛾类雄虫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释放的性外激素的气味后,飞过去同雌虫交配
C.一只长尾猴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立即爬上树枝
D.蜜蜂发现蜜源后,会迅速回巢在同伴面前“跳起舞蹈”
14、周氏啮小蜂能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飞行、爬行
D.跳跃、游泳
16、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有利于提高青蛙的受精率
B.卵白和卵黄为鸟类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人们常说“作茧自缚”,说的是蚕发育过程的蛹这个时期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都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17、下列病例,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艾滋病
B.猩红热
C.禽流感
D.口蹄疫
18、《西游记》中写道:孙悟空初到花果山时,因本领多、实力强,在猴群中被尊为“大王”,不用寻找食物,自有其他的猴子为其寻找并双手奉上。猴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领域行为
D.社会行为
19、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⑦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⑦
D.④⑤⑥⑦
20、图甲、乙分别表示健康人血液流经肾脏,尿素和葡萄糖百分含量的变化,则C可表示肾单位中的( )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21、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____________、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2、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 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40多种 ,其中尼古丁就是其中之一。
23、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被称为___.
24、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在被子植物中,___ 、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5、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
26、骨膜上的神经和血管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27、生物界中最高等动物的类群是 类。
28、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 装置标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种子数(粒) |
发芽率(%)
|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
甲 | A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6 |
B | 5 | 潮湿 | 有光 | 100 | 0 | |
乙 | C | 25 | 干燥 | 无光 | 5 | 0 |
D | 25 | 潮湿 | 无光 | 5 | 100 | |
丙 | E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7 |
F | 25 | 潮湿 | 无光 | 100 | 98 |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
(2)乙组的实验设计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__________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装置中,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发现A、E中的幼苗生长的最好,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识图题:
(1)图中A所示的结构是 ;图中B所示的结构是 。
(2)图中编号 中的 细胞,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 具有重要作用。
(3)图中编号D中的骨髓在婴儿时期呈 色,具有 功能。
30、蕨类植物的植株比苔藓植物的高大,原因是根、茎、叶中有____________和机械组织。
31、请将内分泌腺功能异常与引起的病症连起来。
A.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①甲亢 |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 ②侏儒症 |
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③巨人症 |
D.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④糖尿病 |
E.胰岛素分泌不足 | ⑤呆小症 |
32、蜘蛛,蝗虫都是昆虫(______)。
33、如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填血管序号)。
(2)图中[C]___________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管壁___________,只由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___________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极慢。如果该血管位于肺泡周围的话,其中血液的氧气含量比肺泡中的氧气含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4、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为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分析回答:
生物中称 | 黑猩猩 | 猕猴 | 袋鼠 | 马 | 响尾蛇 | 金枪鱼 | 鲨鱼 | 天蚕蛾 | 小麦 | 酵母菌 |
氨基酸差别 | 0 | 1 | 10 | 12 | 14 | 21 | 21 | 31 | 35 | 44 |
(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________。
(2)表中的数据是________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其亲缘关系________;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________,可以推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