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我国特有水生哺乳动物的是
A.扬子鳄
B.中华鲟
C.大鲵
D.白鳍豚
2、绿色植物吸收的水进入大气主要途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类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猫头鹰夜间活动——节律行为
B.松鼠将采集的植物种子暂时储备起来——取食行为
C.狮子和鬣狗相互撕咬——攻击行为
D.草丛中的蝗虫是青绿色的——防御行为
4、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的意义是( )
A.维持蚯蚓体内的水分的平衡
B.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C.因为蚯蚓通过体表吸收水分
D.有利于蚯蚓自由蠕动
5、鹦鹉螺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与蜗牛属于同一类群,该生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体表有壳
B.用足运动
C.有外套膜
D.用气门呼吸
6、经过训练的导盲犬能够引导视障人士安全过马路。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此相同的是( )
A.喜鹊筑巢
B.蜜蜂采蜜
C.老马识途
D.大雁南飞
7、蚯蚓一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C.身体分节
D.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完成运动
8、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它的精子、受精卵、卵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有( )
A.46条、46条、46条、46条、46条
B.23条、46条、23条、0条、46条
C.46条、46条、23条、46条、46条
D.23条、23条、46条、0条、46条
9、我国的许多常用成语、俗话都与动物的行为有关。下列词语中的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
B.鹦鹉学舌蜘蛛结网
C.公鸡报晓老马识途
D.猫捉老鼠惊弓之鸟
10、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步骤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
B.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
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30℃恒温箱
D.配制培养基→接种→30℃恒温箱
11、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有一条“万里长城”——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地球上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消逝。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整个灭绝时间表大大提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这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 )
A.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
C.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D.珍稀动植物的死亡
12、春天到了,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匆忙的采蜜,这体现了动物能( )
A.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B.维持生态平衡
C.促进物质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3、某地仙人掌肉质茎上的硬刺密度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刺密度过高和过低的类型很少,且该地区土蜂一般将卵产到多刺的仙人掌中,其幼虫以肉质茎为食,而野猪喜食少刺的仙人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少刺的仙人掌易被野猪吞食
B.多刺的仙人掌易被土蜂幼虫取食而亡
C.野猪和土蜂的选择作用会使仙人掌加速演化形成新的物种
D.野猪和土蜂的选择作用使得仙人掌肉质茎上刺的密度相对稳定
14、为了探究影响食品腐败的有关因素,某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瓶口状态 | 敞开 | 敞开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B.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C.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用棉球塞住
D.乙瓶与丙瓶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15、动物都以独特的运动方式自如地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下列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
A.青蛙、黑熊
B.企鹅、麻雀
C.鳄鱼、海龟
D.家鸽、袋鼠
16、下列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一组是( )
A.蚯蚓、草履虫、蝗虫
B.蚯蚓、水蛭、沙蚕
C.珊瑚虫、变形虫、蚂蚁
D.蝎、蜈蚣、沙蚕
17、小狗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产出,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这种生殖方式的意义是( )
A.提高狗的产仔率
B.保护幼仔免受伤害
C.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D.预防食物短缺
18、如图甲、乙两个圆分别代表细菌和真菌,其中阴影部分不可表示(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中有细胞壁
C.细胞中无叶绿体
D.可以形成菌落
19、图示为三种类型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根据其形态判断甲、乙、丙依次属于( )
A.杆菌、球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酵母菌、螺旋菌
20、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猎豹
B.响尾蛇
C.企鹅
D.大猩猩
21、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3)如果改用蚯蚓做此实验,蚯蚓学会直接走出迷宫所需的天数要比小鼠________,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_(选填“低等”或“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行为_____(选填“会”或“不会”)随之消退。
22、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维持种族的延续。 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遗传信息可来自________。
23、请说出下列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至少两种):腔肠动物__________ 扁形动物____________ 线形动物____________软体动物_____________环节动物__________ 节肢动物_____________两栖动物____________爬行动物______________
24、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 的低等生物。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 。
25、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视觉形成概念图,请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_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2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
28、在界、门、______、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中, 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的分类单位,同在这一单位里的生物之间__________关系是最密切的。
29、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__和岩石圈的__.
30、列举动物身上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______。
31、请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相对应的部分特征用线条连接起来
32、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
33、根据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________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标号_______所示部分发育而来。
(3)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______。
(4)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
34、下面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动作叫做_____(填“伸肘”或“屈肘”)。
(2)完成图B动作时,①处于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完成。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