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如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方蝾螈的皮肤干燥
B.幼体能适应陆地生活
C.体温恒定
D.幼体与成体存在差异
2、下列现象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小老鼠走迷宫
C.蜻蜓点水
D.蜘蛛结网
3、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五大保健品”之一。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属于细菌
B.蘑菇味道鲜美均可食用
C.蘑菇通过孢子繁殖
D.蘑菇营寄生生活
4、下图是桃树花的结构与果实组成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构成桃花的雌蕊,④和花丝构成桃花的雄蕊
B.桃的种子外有三层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C.下图中的种子是由左图中的⑤发育而来
D.形成一粒桃的种子至少需要1个花粉粒,1个精子
5、农民伯伯收获的粮食要晒干保存,所依据的原理是( )
A.袋装杀菌
B.低温抑菌
C.脱水抑菌
D.巴氏灭菌
6、比较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具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
B.②是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会通过分裂大量增殖
C.③与①②最显著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D.③寄生在①体内,离开活细胞后会变成芽孢
7、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8、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能使肌肉收缩,身体协调能力增强
B.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使肺活量增长
C.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饭后运动能够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9、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10、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结构是( )
A.关节软骨和滑液
B.关节软骨和关节囊
C.关节头和关节面
D.关节囊和韧带
11、某同学拟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在甲容器中铺适量湿润土壤,在乙容器中铺适量干燥土壤
B.在甲乙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比较相似的蚯蚓10条
C.将甲容器放在明亮处,将乙容器放在阴暗处
D.实验结束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12、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在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中这用了什么微生物发酵的( )
A.醋酸菌
B.青霉菌
C.乳酸菌
D.酵母菌
13、“二胎政策”放开后,小龙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却一直没怀上,经检查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的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不能分泌雄激素
C.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D.胚胎发育得不到营养
14、玉米是我县重要农作物,图甲是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一株玉米幼苗( )
A.玉米种子中2、3、4、5、6组成的结构叫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甲萌发时所需能量由5提供
C.玉米在丙图所示开花传粉期,可以多补充含氮的无机盐
D.据图可知玉米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15、如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表示家蚕的一生,可以表示为A→B→C→D
B.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尽量延长B时期
C.蟋蟀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可以表示为A→B→C
D.蝗虫危害农作物最大的时期是C
16、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生物标本馆参观时,小林同学发现了一个写着“昆虫”标签的展柜,该展柜中不可能出现的动物标本是( )
A.
B.
C.
D.
17、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18、箱水母是目前已知对人毒性最强的生物,属于腔肠动物,它产生毒液的结构是( )
A.消化腔
B.内胚层
C.刺细胞
D.口
19、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对微生物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B.利用醋酸菌制作米醋
C.利用酵母菌制作酸奶
D.利用霉菌制作腐乳
20、当空中盘旋的雄鹰发现草地上的小鸡时,立即俯冲下去捕捉小鸡,而小鸡则飞快地往母鸡奔跑躲藏起来。请问雄鹰和小鸡的行为类型分别是( )
A.节律行为、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社群行为
C.取食行为、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领域行为
21、学习行为是指在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2、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
23、科学家以生物 和 为依据,将生物加以分类。
24、两栖动物的_____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_____呼吸。
2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26、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 的,生物与生物之
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 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为生态平衡。
27、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______________中。
28、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叫做___________遗传病。
29、人们把______________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用黑色塑料袋遮光一昼夜的目的是 。
(2)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对照,其变量是 在此组对照实验中加碘液后能变蓝的部位 是 处。
(3)步骤④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火灾并使 溶解到酒精中。
(4)该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别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海葵 A环节动物
②蛔虫 B腔肠动物
③沙蚕 C爬行动物
④大鲵 D哺乳动物
⑤眼镜蛇 E线形动物
⑥蝙蝠 F两栖动物
3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所以应将种子完全浸入水中直至幼苗形成。(_____)
33、图一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二是某家族的眼色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棕眼与蓝眼在遗传学称为______,由图二可知______为隐性性状。
(2)图一中,B的结构特点为______。
(3)若用字母D、d表示显隐性基因,图二中个体7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图二中,1、2都是蓝眼,而6为棕眼,这种亲子间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从遗传图谱可以看出,亲子间的眼色性状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这种性状差异现象又叫______。(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5)个体7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6)个体8为棕眼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34、下面是枝芽、枝条和嫁接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能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是[]_____,该结构属于_____组织.
(2)图二中的b由图一中的[]_____发育而来,c由图一中的[]_____发育而来
(3)图二中的a能不断加粗,是因为茎中的_____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果,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是因为树皮中运输有机物的_____(结构)受到损伤.
(4)图三的生殖方式是属于_____(有性或无性)生殖,嫁接成功后植物会表现出[]_____的特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