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中的肉汤比甲中的腐败要早
B.肉汤可以为细菌提供营养物质
C.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中的细菌
D.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3、白额燕鸥是途经福建省的夏候鸟。下列关于白额燕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量小减轻体重
B.前肢特化成翼
C.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骨骼坚硬利于飞行
4、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下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根据其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成的两条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乙表示大豆幼苗细胞鲜重的变化
B.曲线甲表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
C.曲线甲中a→b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分
D.曲线乙中c→d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吸水细胞鲜重增加
5、据报道,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新物种——密疣掌突蟾(如下图),体表裸露、湿润,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适合生活在温暖干燥的地区
B.通过形态结构,初步判断该生物属于哺乳类
C.该生物体色与环境相似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D.当作宠物饲养比野生环境更能保护该生物
6、2023年4月21日,在外旅居20年的大大熊猫“丫丫”顺利抵达上海,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让“丫丫”能顺利度过跨洋旅程,饲养员对“丫丫”进行笼箱的适应训练。下列对“丫丫”能适应笼箱生活的这种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与遗传因素无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鹦鹉,天天听着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渐渐地这只鹦鹉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伸着脖子,跟着节律高声鸣叫,鹦鹉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后天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8、食品保存不当容易腐败,下列做法最不利于食品保存的是( )
A.常温贮存鲜牛奶
B.糖水腌制梅子
C.冷冻存放鲜肉
D.脱水烘干蘑菇
9、在动物类群中“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B.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C.兔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是与其食性相适应的
D.家鸽食量大,直肠短,排便快与飞行相适应
10、2021年5月底,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持续迁移,在迁移中,象群听从“首领”的指挥统一行动,这种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群行为
D.攻击行为
11、树木在移栽过程中,其根部容易受伤。园林工人常为移栽后的树木“挂吊瓶输液”(如图),已提高成活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夏季移栽树木的成活率较高
B.移栽时,保留根部的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
C.给树木“挂吊瓶”,主要是为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给树木“挂吊瓶”,输液的针头应插入输导组织(导管)
12、帕金森患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手部颤抖,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吃饭。一些公司发明的特殊勺子可让患者即便无法停止抖动也可以稳定进食。其发明灵感来源于鸡在身体产生运动时头部还能保持纹丝不动。这利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
A.发酵
B.仿生
C.克隆
D.转基因
13、农民在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的原因是( )
A.土壤中氮肥较多
B.该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
C.空气中有氨气
D.该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
14、关节中能减少运动时震动和冲击的结构是( )
A.关节头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面
15、如图示青霉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呈绿色,为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B.③为营养菌丝,用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C.组成青霉的细胞没有细胞核
D.青霉靠孢子繁殖
16、某生物小组在“探究家蚕幼虫取食桑叶是否为先天性行为”时,从蚕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并选择刚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 )
A.易于观察
B.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C.保证实验对象数量充足
D.为家蚕提供适宜的环境
17、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例子,叙述正确的是:( )
A.猴子吃野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青蛙捕捉害虫,会影响稻田的生态平衡
C.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D.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8、右图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属于分解者
19、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 2 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 B 来自父方,则 A 一定来自母方
B.AA 和 aa 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
C.一般情况下,此个体表现出的是 A、B 所控制的性状
D.a 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但 a 也会传递给子代
20、“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之间也有独特的“语言”交流,以下属于同种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断尾
B.蜜蜂跳“8”字舞
C.章鱼喷出墨汁
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21、原始生命由于_________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___________的原始________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_________的原始_________。这些原始生物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2、基因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_____。
2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1)引发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 .
(2)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学校一旦出现了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大面积传染,没有患病并且未曾进行预防接种的学生属于传染病的 .
(3)对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流行,对学生分布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5、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请按低等到高等写出)
26、生殖是指生物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繁衍的过程。
27、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___与植物共生。它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____,而植物为它提供___。
28、(把叶芽的结构及作用名称写出来。
29、下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的各标号的名称:
⑤ ;⑧ ;⑨ ;⑩ ;⑾ 。
(2)花开放以前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和[ ]。
(3)这朵花的颜色鲜艳,且有花蜜,由此可推断它是通过 来传粉的。
(4)完成受精作用后③发育成 ;④发育成 。
(5)完成受精作用后凋谢的结构是 。
30、填字母
①草鱼 | ②蜈蚣 | ③狼狗 | ④袋鼠 | ⑤蝴蝶 |
|
|
|
|
|
A、行走 B、游泳 C、爬行 D、飞行 E、跳跃
_____
31、将下列食品与其制作所需要的细菌或真菌用线相连。
32、软体动物已命名的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第一大类群。(______)
33、人口政策关系到我国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和国势国运.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性别比(每100个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目)的变化,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1)人类的性别是由体细胞中一对_____决定的.
(2)如图为1955~2011年我国的生育率(每位妇女生育子女的平均数)和出生性别比统计数据.
据图可知,1979年以来,我国生育率和出生性别比变化的总体趋势分别是生育率降低、_____.
(3)有人说:生育二孩能提高生育率,但可能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增加,为此进行研究.
①为研究出生性别比,应用_____(选填下列字母)来获取新生男婴和女婴的数据.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②将获取的三个省份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表所示结果.
省份 | A省 | B省 | C省 |
全部人口出生性别比 | 114.05 | 113.88 | 111.01 |
由表中数据得出“生育二孩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结论.对该结论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a.合理,三个省的出生性别比依次降低
b.合理,三个省的出生性别比均高于100
c.不合理,应比较各省一孩和二孩的出生性别比数据.
(4)“二胎政策”放开后,一位男孩的妈妈再生一个女孩可能性是_____%.
34、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嫁接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_ 发育而来的,图丙中的②种子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发育而来的。种子中的胚是由图丁中的________(填数字)构成。
(2)图戊中,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1 ]______和[ 2 ]砧木的______紧密结合。
邮箱: 联系方式: